广泛开拓新渠道,强化终端展示
充分利用新招募的终端队伍力量,在终端,一方面下力气抓渠道推广,让更多的地方有“龙虎”卖;另一方面抓终端展示,增加随即购买率。
关于“广泛开拓新渠道”
龙虎系列产品,虽然家家能用,但利润甚微,要扩大销售业绩,渠道的铺开是关键,做足面的工作才能最大化地走量。
2002年合作初期,我们进行市场走访发现:在成熟市场,龙虎产品虽然在每个店都有铺货,但大都是3克清凉油、30粒人丹这样的微利产品,属于商家自动进货的必卖品。
四大金刚铺货品种不全、规格不齐是突出问题,明明能同时铺进4个规格,现在只有两个,现成的渠道资源都没用足,比如18.4克清凉油,利润较丰厚,包装美观,大量供应旅游区,但调查中发现,南京夫子庙周围的旅游商店,铺货率仅为30%。
铺货不全、不齐,销量增长无法实现。
2003年的OTC代表培训会上,“广泛开拓新渠道”不再是一句空话,在对市场细分后,我们对各地市场渠道开拓定性、定量,给出具体可考的数据指标,明确了各地市场的开拓指标和开拓程度。
“谋定而后动”,在明确开拓指标之前,客户与我们曾就思想原则、执行战术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达成高度统一。关于渠道开拓,我们将其归结为“一横”、“一纵”。
横向开拓:尽可能扩大水平终端铺货面
总原则:瞄准一个,攻克一个
宥于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图一举拿下几个市场是不现实的,必须在某一时期内,集中主要精力各个击破。
在清凉油的铺货上,一是要填补空白,二是要完善产品结构;在风油精的铺货上,主要是抢占水仙的阵地,尽最大努力保证重点市场80%的终端有货。清凉油和人丹,在店内已有规格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多力争把风油精和鼻舒铺进去。
a、成熟市场在保证药店有货的基础上,向超市、便利店挺进!
成熟市场主要指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的省级重要城市。
2003年4月前,成熟市场的药店铺货率达到90%。四大金刚要求至少有三个品种,清凉油、人丹保证至少有两个规格进场,风油精和鼻舒进场的予以鼓励。
在此基础上,超市、便利店争取达到最大化。
b、半成熟市场的铺货目标是大中城市的大小药店。
半成熟市场的各省会城市、地级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部分县级市,尽量做到药店铺货率达到70%,然后争取上超市和便利店。
c、其它市场,要求不但铺货不萎缩,而且要能扩大地盘。
其它市场铺货面再广一点,往下级市场的延伸再多一点。
d、乡镇市场,深度掘进
中国农村,一个无法限量的市场。对于龙虎这样的低价常用品来说,这个市场更是不能忽视。重要的是,农村市场的逐步开拓,能为后续产品(比如价格适中、效果显著的保健品或OTC药品)进军农村市场做好铺垫。
然而,乡镇农村市场有分散性的特点,开拓起来难度很大,很容易出现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局面。
“从试点起步”是现实的做法。摸索经验,形成模式、总结推广,最终星火燎原,形成规模效应。
选择一到两个地市级试点市场,在当地招聘专人负责,每个市场1人,专门负责管理当地农村市场,他的任务有:
负责组织渠道和铺货。自身在医药行业的渠道优势,尽量把货铺到各乡镇药店。药店铺不到的地方,就铺小卖店,走日用百货的渠道,通过百货批发商往下铺。
在有铺货的乡镇市场,在旺季投一些户外广告。
比如横幅、墙体、终端招牌(在药店、小卖店的招牌上印上龙虎品牌)。
巡视各乡镇市场,机动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就市场进展情况,向总部递交月度总结报告。
纵向开拓:渠道打穿做透、深度分销,完善价格体系
这主要靠当时的商业队伍来做。中华药业的营销决策层重新调整了营销政策。
上游一级经销商:签定“协议户”。
稳定一些主要的“大一级”,如湖北九洲通等。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中游二级经销商:签定“分销协议”。
帮助一级经销商动销,协调二级走货。平衡上游和中游利益。
下游三级经销商:区域招商
渠道开拓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成都的终端赠货就是一个较为实效的办法;另外,在条件成熟的市场搞三级招商:通过已确定合作关系的省级经销商,由中华制药与省级经销商共同出资出面,召集全省有药品经销权的单位,在省级中心城市召开招商会,招到的地级、县级的经销商,与省级经销商直接发生关系,弥补省级经销商在地、县级市场铺货的空白。
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在部分成熟市场,把货铺到县一级后,县以下区域依靠乡镇医药批发站自动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