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品牌奏鸣启示
当今天一些有所觉醒的企业开始组建摩托车队,并参与到摩托车运动中来的时候,宗申已经完成了品牌的三级跳:由摩托车运动——摩托车运动产品——摩托车文化。当宗申终于握手哈雷的时候,也意味着宗申终于握住了摩托车文化的神圣之手。当同质化已经带来悲剧性的恶战与困境的时候,宗申以中国摩托车文化的准符号形式出现,这将意味着宗申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了主动性与核心资源。而其它企业的纷纷参与不仅印证宗申决策的正确,同时,也进一步水涨船高地把宗申推向一个更高的位置。
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在宗申的品牌建设过程之中,有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品牌建设的方向感。在这里,宗申做出了一个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努力。由于摩托车企业大多数属于机会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销售额,再后来才考虑到利润。特殊的历史与环境,以及企业创始人的视野与眼光,决定了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态度与做法。跟其它企业不同的是,宗申集团在寻找品牌建设的方向上的判断与把握非常准确,看得也非常长远。宗申集团以摩托车运动为品牌建设的起点,其胆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明确。在企业成长的初期,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拿出实际行动的企业并不多。同样作为同在重庆的摩企巨头,有的选择了冠名足球队,因为一球名传天下,不仅获得了眼球效应,还快速地扩大了知名度;有的做一些飞越活动,很快打出知名度……但是,宗申丝毫不为所动,坚持以品牌核心诉求为主,坚定地投入到摩托车运动中来。后来,明星代言风、各种活动热几乎席卷了整个摩托车行业,都纷纷烧钱来吸引眼球,但是,宗申一直没有动摇在摩托车运动的专注与投入,因为,宗申的目标非常明确。
2、眼光长远。当初,摩托车运动属于边缘化的体育活动,尽管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一直在中国摩托车运动协会这个半官方机构的苦苦支撑下,勉强维持局面。到1999年中国唯一的也是首个公路摩托车队因为经济困难、局面难以打开而面临解散。在大家都不看好摩托车运动的时候,宗申眼光独到,着眼长远,果断接手。因为,作为摩托车的生产商,最能体现摩托车品质与价值的就是摩托车运动。它不仅可以不断促进技术研发,还能成为品牌传播的核心与载体。而随着摩托车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运动也将成为人们的一个的个性化选择。品牌建设必须立足长远,抓住发展的趋势与未来。
3、时机适宜。正式进军摩托车运动的1999年,宗申成立才仅仅7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个时候还没有牢固的根基,销量也在稳步增长,因此,许多企业也许会选择一些能够眼前见效的事情。然而,宗申却在这个时机选择了摩托车运动。有的人会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已经很强大之后的事情,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品牌建设应该跟企业的成长同步,并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显然,宗申就是把摩托车运动完全融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使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品牌建设的纵深相辅相成。需要明白的,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品牌成长的过程,这是神与形的合一。
二、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是长期的、持续的、系列化的。但是,在品牌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许多企业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没有将品牌建设的过程贯穿起来。显然,宗申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注重系统性。
1、专一性。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宗申以摩托车运动开启品牌建设的大门,在品牌的建设上,几乎全力以赴地参与到摩托车运动中,而其后的无论是国内的赛事,还是国外的赛事,宗申必定会大力度地参与,并且尽力获得好的成绩。而与之无关的活动,宗申几乎都不参加。品牌核心的培育需要时间,但更需要专注。心无旁骛,让宗申对品牌核心的培育没有受到干扰。
2、持续性。从1999年至今的7年时间里,宗申没有改变初衷,不断加大对摩托车运动的投入,不但积极参与,还大力推广摩托车运动,培养优秀的摩托车车手。持续的参与与投入,使得宗申成为最专业的摩托车运动的领导者,目前,其地位在国内已无人可以撼动。
3、长期性。长达7年的始终如一的积累,为宗申积淀必要的摩托车运动的元素。2004年,当哈雷100年诞辰的时候,有30多万哈雷迷集体骑着哈雷摩托车前往哈雷所在的小镇,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哈雷机车文化的形成也绝非一朝一夕。100年的积淀使哈雷成为真正的摩托车文化载体,宗申7年的运动史已经为其注入了动感十足的因子。这样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宗申必然也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