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并不总是在制造快乐。
我们在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能源与劳动力的资源代价,为世界贡献了许多优质产品的同时,西方社会却一次又一次地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傾销起诉与环保起诉,将中国的诸多产业送到被告席上。
这似乎是世界产业史的悖论。
在工厂与品牌之间,在制造与利润之间,在劳动与享受之间,存在着历史性的分离。这种分离,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异化。
这种异化,造就了《论语》中早就断言的不变格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品牌。在如此开阔的市场上,我们甚至尚未构筑起自己的有效防线,目光所及尽是本土品牌的被收购与吞并。
中国比任何时候,更为迫切地呼唤国际化的品牌。
然而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毫无疑问地要求中国企业必须直面心智层面的经营,从而成为崛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代言人,也是中国文化优越性与先进性的最为确定的表征。
这些年,我徜徉在白沙人的精神走廊—白沙文化,考量着白沙品牌不断壮大的足迹。我的确对于品牌的第二价值,品质之外的文化甚至传播文化的价值有着太多的感怀。所有致力于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怎么可能漠视品牌的第二种价值呢?那分明是一张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闪光名片啊!
品质决不是品牌的全部,没有强大品牌文化,我们无法奢望世界级的品牌。
世界级品牌的打造,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最大的诱惑,外国媒体也正是以此极尽挑逗之能事。英国《金融时报》从其390万读者中,开展了“中国10大世界级品牌评选”的活动。结果是:海尔在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一,第二至第十名分别为联想、中国移动、青岛啤酒、平安保险、中国银行( 3.84,-0.01,-0.26%)、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航空、华为、搜狐和新浪(并列第十)。
确实,这些企业无疑是中国人尊敬的企业代表。但这一评选似乎不是品牌的评选,而是企业的评选,它的标准只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程度。
也许这一评选活动只能说明国外媒体力求掌握中国世界级品牌的创设话语权,正如福布斯等各种财富排行榜还在掌控着中国财经的主流话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