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童年时期
邓亚萍于1973年2月6日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五岁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被无情的体校大门关在门外。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是,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质的乒乓球板换成了沉甸甸的铁质乒乓球板。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坚强父亲,也经常流下心疼的热泪!
邓亚萍的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为了训练,邓亚萍经常误了就餐时间,就自己泡方便面吃。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她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求学时期
一个小学尚未完全毕业的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学习英语,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2004年,她撰写成首部英文专著《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并由萨马兰奇亲自作序,2008年11月29日获博士学位。邓亚萍用11年来艰苦求学,这个一路坎坷、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邓亚萍的理念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 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邓亚萍
九十年代初期,一些运动员、教练员跨出国门,在国外俱乐部打球或执教,收入远比国内多。乒乓球界一些人士也曾担心:如果邓亚萍代表其他队与中国队选手对阵,那结果不可想象。 邓亚萍的回答是:“退役后,我是不会加入国外球队打球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今后不管干什么,绝不会忘记祖国母亲,绝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绝不干有损祖国荣誉的事。”
邓亚萍在参加马来西亚公开赛时,遇到一件小事,使她十分感慨。她在比赛场地曾见到一个华裔小姑娘,后者在与邓亚萍等见面时说:“你们生在中国,真幸福啊!” 小姑娘的话使在场的运动员一时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邓亚萍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含义。 与记者谈起这件事,她激动地说:“我的背后有12 亿人民,这是其他国家运动员找不到的感觉。” 所以,邓亚萍常常想到给祖国人民更多的回报。
早在1 9 9 2 年,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凯旋时,邓亚萍还没有拿到奖金,就向“希望工程”捐了款。她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奖金中拿出一部分,捐给山西省繁峙县建立“希望小学”。她还和队友资助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失学儿童和江西省于都县长征小学。由她发起,中国乒乓球队向佤族儿童捐献“希望书库”。她曾捐款修复文化古迹,曾向香港弱智人献爱心。
邓亚萍的收入在中国运动员中不是最多的,捐款数却排第一,已达三四十万元。 不忘祖国母亲的养育,将爱国之心化作平时的行动,时时想到回报祖国人民。
这就是邓亚萍的理念,拥有这种理念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圆自己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