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深谙事件行销的精髓,找准了蒙牛品牌内涵与“神五”事件的关联性,系统地整合地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有机的配合和互补,借势“神五”这个一飞冲天的机会,蒙牛在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面前提升了品牌价值。并且,此次事件营销也被评为2003年“中国广告业10大新闻”之一。
神五成功的飞天,也引来了超级女声。《超级女声》是一档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提出“想唱就唱”的理念和口号。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连同节目中大众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淘汰方式,倡导一种“全民快乐”的娱乐方式。
2005年《超级女声》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5万人前来参加。初步估计,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前5场总决选的观众总量达到1.95亿人。其中总决选6进5的直播收视份额更高达19.45%,同时段排名全国所有卫星频道第一名。《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观众周末晚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盛宴。
牛根生确实有气魄,让蒙牛乳业集团出资近3000万元冠名“超级女声”,并为推出新产品蒙牛酸酸乳,在其他媒体总共投入一亿多元广告费,《超级女声》也借助企业的推广手段和网络营销进一步提升品牌。蒙牛与《超级女声》的结合所产生的整合传播效果被业界称为国内营销事件的经典案例。
蒙牛能够在神五与超级女声中胜出,这里面显示出牛根生这位中国企业家对打造中国品牌的精髓理解,两个营销事件,不仅达到推广品牌的效果,更是成为行业案例的典范。
问题奶粉 拖垮中国牛
就在蒙牛红红火火走向世界时,特别是高端牛奶——特伦苏推出,更是彰显了牛根生的坚强意志与奋进精神。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突然在2008年9月11日,发生了类似于美国9•11的问题奶粉事件,一时间,三鹿这根草被拨出,结果,中国整个奶粉行业的品牌都受到连累。俗话说:“一枝草,可能害一车草。”中国出现“问题奶粉事件”的危害,在整个中国奶粉品牌中蔓延开来,顾客认知上就形成这样一个观念:中国所有奶粉都有问题。结果,一部分没有问题的中国奶粉品牌,包括蒙牛这个品牌在内,就受到了危害。在“奶粉事件”发生期间,笔者多次亲自到多家超市观察,发现中国奶粉品牌有的已经撤出货架,有的虽然摆在货架上却无人问津,甚至危及到液态奶,中国品牌普遍的受顾客冷落,放出了一个大大的信号:伤害了顾客的心。
同时,这可让外国品牌抓住了一个天大的机会。中国奶粉品牌节节撤退,外国奶粉品牌纷纷挥军奋进,在超市货架上挤满了外国奶粉品牌,顾客在“伤心”的情况下选择外国奶粉品牌,某几家外国著名奶粉品牌,趁机打起广告宣传,大搞终端促销,还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到超市理货,忙得不亦乐乎,引发新一轮奶粉市场争夺战。
其实,中国出现问题奶粉事件,拖垮一大批中国奶粉企业,反映出中国企业家对行业本质把握不准。郎咸平教授曾经说过行业本质,难道中国企业家浸润本行业太久了,连行业本质都搞糊涂了吗?郎咸平从财政角度揭露了一个打造品牌实质性东西,应该值得中国企业家关注并把握。透过表象看本质,这是哲学的博大精深之处,同样,是中国企业家打造品牌的本质。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企业家与中国品牌经历了差不多30年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品牌普遍缺乏一个系统的长久的规划。无论是控制成本,还是加大制造,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对自己品牌培养,更是缺少对行业本质与消费者心智资源剖析,往往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让自己的品牌在大好的机会下夭折,令中华儿女在可叹惋惜之余,脸上无颜。
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30年以来,中国能够进世界500强的品牌,是少之又少。(当然不包括凭着老祖宗资源进入的品牌,那是老祖宗保护的功德。)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中国居然未能出现真正世界品牌,说来真令中国人惭愧。微软品牌建立才20多年,Google品牌创建更是短才10多年,为什么外国品牌健康成长下去,中国品牌成长到一定阶段,不是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发现那种情况,往往就是半途而废,脆弱到如此程度呢!
当这一道哈姆雷特式命题真正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考验我们中国企业家坚强的时刻来临了。中国企业家坚毅的意志力,是任何国家企业家无法比拟的,他们秉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儿女的智慧,在坚强打造中国品牌,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当世界500强只有联想孤单与寂寞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打造强势品牌的短板,反思中国品牌现在存在的问题,思考中国品牌未来发展之路。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依靠强势品牌来竞争的,品牌才是增强我们国家的竞争力,才是我们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