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假如有中国企业家把中国品牌做成功了,有苗头了,就会成为跨国公司的目标,随时会倒在跨国公司并购或合作的枪口下,娃哈哈商标之争,就是类似于这种情况。这就是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家与中国品牌的战略意图。因为,品牌背后是国家经济竞争,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核心竞争力也无从谈起。
再来说中国企业家对品牌管理的脆弱吧!其实笔者不想用这个脆弱的字来吓唬什么,但是中国品牌发展不容乐观的事实,令我们中华儿女都有一份责任心。一般意义上的商标,就是在工商局注册受到法律保护的,这是商标法定注册,是使用商标最基本所在;另就是商标价值所在,是这个商标受到消费者认可,建立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商标,这时商标无形价值增大。脆弱的原因就是商标无形价值增大时,中国企业家管理品牌就出现三种情况:
一种是独立自主做品牌。怀着一种使命感,不断制造好产品,试图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是忽略了品牌是品类代表,缺少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可是我们挺敬佩这类中国企业家坚强精髓。
二种是希望与跨国公司合作,做大这个品牌。希望吸引到跨国公司所谓先进的管理以及技术,随着合作时间长久,就是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是合作时没有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娃哈哈商标之争就属于这种。
三种是干脆把这个品牌卖掉。特别是现在全球经济恶化,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与竞争环境加剧,中国一些企业家就动摇长久做品牌决心,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就是典型的例子。从商业角度出发,朱新礼卖掉汇源果汁可是正常甚至高明策略,原因就是朱新礼说品牌当孩子养,当猪卖,在表示话不好听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企业家对品牌管理的脆弱,坚强的心已经变成忍痛割爱了。
非常可乐 或许不再可乐
可乐市场一直以来是美国“两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天下,娃哈哈就是不相信邪,经过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两年多的精心研制,根据中国人的口味研制出可乐型碳酸饮料——非常可乐,从此让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可乐,在饮料界主动扛起了向国际大品牌挑战的民族工业大旗。可见宗庆后是多么具备挑战的勇气,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城乡之间联系越来越密集。非常可乐当时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优势可能慢慢减弱,品牌打造隐藏的问题就会显露出来。我们可以从可乐品牌发展找出非常可乐存在品牌脆弱问题。
可口可乐,可以说是正宗的可乐,那么代表着最好的可乐。可口可乐领导品牌地位不容置疑。这就是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心智资源中建立的认可——正宗可乐的代表。正宗可乐代表被可口可乐采撷了,百事可乐怎么办呢?曾经三次请求可口可乐收购都遭遇到拒绝,百事可乐在走逃无路时,针对可口可乐强势中的弱势——正宗可乐,重新定位为新一代的可乐。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可口可乐是传统的,旧的;百事可乐是新一代的,新的。二是喝可口可乐的都是老一代的,而喝百事可乐是年青的。实现了可口可乐是红苹果,百事可乐是青苹果,即使可口可乐再强大,也奈何不了百事可乐。针对“两乐”的强大,七喜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呢?七喜找到“两乐”强势中的弱势——含有咖啡因,重新定位为非可乐。
回到非常可乐,虽然高喊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又根据中国人口味设计,但是没有与强大竞争对手进行区隔,长期以往,就无法在消费者心智资源中建立起认知与位置,当时以渠道为优势慢慢地减弱,所以非常可乐现在市场份额在萎缩并没有出奇。宗庆后这里应该反思一下,拿出你做为中国优秀企业家的决心,最好采取反定位战略,重新造成非常可乐的辉煌,我们就希望喝到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了。
爽歪歪 能否一爽到底
2006年年初,当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以及一些公交、地铁的车载电视上播出几个五六岁的孩子一边亲着饮料瓶,一边说“我要爽歪歪,天天爽歪歪”这则广告时,代表着娃哈哈公司今年年初推出的新品,无论广告争议性多大,爽歪歪受到消费者欢迎是市场反馈最佳效应。
为什么娃哈哈推出那么多新品都无法成功,推出爽歪歪,还有营养快线都能够成功呢?这里涉及到打造品牌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爽歪歪占据有价值品类。爽歪歪是娃哈哈集团在儿童乳饮料领域取得的生物科技新成果,含有钾、钙、钠、镁、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采用国际领先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强化了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A、D和维生素B3、B6、B12,还特别添加了牛磺酸,经过优质益生菌发酵后,口感更滑爽、营养更易吸收,给孩子们更多保护、更多健康!在拥有好优质产品的基础上,娃哈哈把爽歪歪打造为益生菌发酵酸奶饮品,重新定义为儿童乳饮料这个品类,占据了富有价值的消费者心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