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雨伞 直营为主特许为辅
戴斌:我们对酒店的调研,调查了1300多个消费者,其中有一个数据我非常困惑,希望提供哪些餐饮服务。其中30%左右的人要求客房送餐服务,在国外这是非常高端的服务,三星级以上的宾馆才提供这个服务。一个是大家对这个饭店的认知还是一个高端的服务。
主持人:如家是基于直营店的思路发展连锁经济型酒店,目前已经开发的市场里面直营跟加盟大概的比例是什么样的结构?
孙坚:目前我们以直营为主,直营占整个酒店的70%,特许经营占到30%。在中国作为一个企业本身品牌还是很小,不管如家四年多来有上百家酒店分布在几十个城市,但是我认为如家还是一个非常小的品牌,还在孕育和培育过程当中。作为一个品牌的运作应该关心你品牌长线的生命力,比今天能够赚多少钱还为重要。我们企业本身没有到非常强势的具有很好控制的细分平台。
第二,回过头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之后的特许经营市场,我们的投资者也处于非常不成熟的阶段。美国的投资者非常知道资金投下去以后,做一个特许加盟商应该有什么权利,应该有什么义务,应该遵照什么规则去做。
但是在中国,因为投资者会说,这是我投的钱,我让你帮我一下,很多决定我得自己去做。目前中国的投资市场不成熟,不仅仅在酒店行业,中国整体的市场目前都存在这个问题,更何况我们整个的消费市场诚信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在这方面比较保守一点,所以我们有一个原则,每当进入一个新城市,先以直营店为主,这就是刚才说的先要建立一个平台,摸索在当地的经验,建立一个系统,然后再慢慢拓展。
我们三季度里面多一点特许,因为05年、06年上半年我们及时进入更多新的城市,当新的城市不断拓展之后,相对来说从扩张的角度来说有机会去加入一些特许。
主持人:如家首先是敲响纳斯达克钟声的经济型连锁的酒店,目前是这个行业的旗帜,我们注意到在业界当中形成如家效应。越来越多本来无志于上市的商业机会的发掘者,现在都想成为第二个如家,第三个如家,追赶的决心溢于言表。在中国有一个特点,商业竞争也一样一窝蜂,互联网是这样,传统产业更是这样,在质量和速度之间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速度、质量和系统的协同
孙坚: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作为一个企业肯定要发展你的事业。
我们永远不能说为了数量而忘记质量,也不是说今天要完美的质量而忽略了发展的速度,这是企业要去平衡的东西。从理论上来讲比较容易讲,但是从企业来讲,有更多外界整个行业包括产业包括投资者对你有一种希望。
作为经济型酒店这样一个大众消费产品,而且目前被市场普遍接受的产品,事实上你肯定会从规模上不断扩张,因为这种扩张是第一为这个社会提供供给,第二企业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收益,从顾客角度来说更加方便,企业肯定会去加速扩张。
发展是靠速度,需要有规模,需要数量跟上去,但是最后生存是要有管理。在发展的同时,你千万要记住一点,未来是靠什么去支撑企业的发展速度,在这里面我一直强调,外部五角理论和内部三角理论。
纯粹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你可以发展无数个,你觉得不是很复杂,一个酒店一百多间房,三四十个人,一个总经理就可以管。但事实上当它跨城市以后,跨区域以后,甚至全国连锁以后,事实上真正经济型酒店未来不仅仅是产品战略的问题,而是在系统的打造上,怎么去管。我现在有一百多家酒店,你很可能说我也能做很多酒店,你先不用做这些酒店,这一百多家酒店你去管一管看看。这是一个平衡点的东西,如家也不是说一天就能做成,我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05年1月份从我进入如家,我想事实上如家就有一种想法或者有这种策略上的东西:一个是要不断扩张,第二要建立可维持的持续扩张、健康扩张的后台支持系统。事实上我们从05年的1月份,我们这个战略就开始建立,我相信我们这个战略还是在非常初期的阶段,我们的系统也是在不断完善的阶段。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为和不为,早为一步和晚为一步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美国市场来说,投资者为什么看中如家前面四年的成绩?大家都知道,每个投资者事实上在省略你未来的商业计划,你的商业计划可以靠什么去实现?用什么系统去实现?如何去支持?除了金钱以外的东西,包括你用什么样一支团队去执行它,这个才是投资者关心的,我相信也是一个企业应该关注的东西。
如果今天纯粹用速度,纯粹用数目,你可以做得很快,但是你想连锁业其实有很多的例子,你成也速度,败也速度。
作为企业来说,怎么样能够清醒,怎么样看到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又要知道每一步需要一步一步走上去。如果现在说要做一千家,在任何时候我自己心理都没底,但是你每天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利用你以前的先发优势,慢慢一定可以做到。
戴斌:我欣赏孙总刚才这番话,在经济型酒店发展当中一般来说有三个东西不能忽视。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品质,一个是系统。
从品牌的发育来说,你没有一定的规模形成不了品牌影响,规模是市场一种运营的结果,如果你的规模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十家、五家不会有今天的影响力。更多的是你运营的品质,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什么品质,不能说如家给你经济型酒店的感觉,而这个感受应该是来自消费者,在于整个系统给你的服务。
运营一个酒店到运营一个品牌是一个飞跃,运营一个酒店跟运营十家酒店又是一个飞跃。很多公司过不去这个槛。11月11号北京二外开了一次旅游发展对话,孙总说到“傻瓜理论”,包括下面一些听众媒体问孙总,你想不想做一个更高星级的酒店?孙总说我先把这个东西做好。孙总似乎是很“胆小”,他对没法确定的东西或者面临复杂变动的环境,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去运营这个系统,相信这个系统会慢慢成型。如果一开始铺得很大,没有品质和系统做支撑,规模就是做起来了也会垮台。品质是基础,系统是支撑,规模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