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中诞生的清酒
2002年,虽然藤冈正章宣布重开藤冈酒造并就任公司社长,但实际上当时的藤冈酒造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他将家里原来的仓库改建为厂房,将大地震后挑拣出来的还能用的工具设备也都修整好,再新购入必须的设备器材等,开弓没有回头箭,藤冈酒造实现了再一次出发。“我觉得藤冈酒造的这次再出发,是从理想起步的。如果是那些没有遭遇停业的公司,接班人要接班,就也必须接受既存公司的一切,比如说既有员工、既存产品、以及客户等,他们要做自己理想中的产品,那就比较难,会受到现实的束缚;而我当时是既没有员工,也没有产品,更没有客户,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我能够自由地从我的理想出发,做我自己理想中的产品。”
为了追求理想中的清酒,藤冈正章毅然放弃了创业以来坚持了近100年的品牌“万长”,而确立了新品牌名字为“苍空”。“我的理想中的美酒,就是在吃饭的同时,尤其是吃京都料理的时候,能够与饭菜的味道相匹配的酒。所以我酿造的就应该是有个性的。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只要有客人能够认同,我就心满意足了。”
经过藤冈正章的多般努力,“苍空”系列清酒已经在日本高端清酒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藤冈酒造的清酒年产量也达到现存设备的设计最大产能的27000升。正是由于第五代社长藤冈正章的积极努力,藤冈酒造在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没有产品、没有客户等的情况下经历了7年之久的停业之后实现了家业的再生。
而对于这次实现了“从理想出发”的家业再生,藤冈正章认为藤冈酒造的确是做到了从理想出发,但实际上却并不是从零出发。“很多人经常会说藤冈酒造的再生是从零出发,而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实际上在我复兴家业的时候,我受到了来自周围的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这些人当中有我们家的邻居、朋友,还有以前的藤冈酒造的原材料供应商、老主顾,以及老员工们。这些人来帮助我或支持我的时候,大都会提起我的父亲或者我的爷爷,都会说以前受到我父亲或者我爷爷的照顾。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和帮助,藤冈酒造才实现了再生。我只是带着大家对我的期望,将来自大家的支援和帮助转化为成了动力而已。而且我现在用的一些工具,也还是以前父亲留下来的。……最重要的,就是父亲从小就经常跟我讲我们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教诲,就是‘好酒,既可通天又可通人’,意思是只要是好酒,必定会得到世人的认可。我现在所做的就是在实践这句话,仅此而已。可以说这句教诲,对我的清酒制造、对藤冈酒造的再生都有着重大的决定性的意义。”
做到了从“理想出发”的藤冈酒造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实现家业的再生,这当然主要在于第五代社长藤冈正章对清酒事业的热爱,对复兴家业的执着,以及藤冈正章个人的努力。但这次家业的再生并不是真正的从零出发:藤冈家族百年流传的教诲为藤冈正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邻居朋友、以前的供应商、客户、以及老员工们的支持为藤冈正章提供了心理上的莫大(博客,微博)的动力;在小泉商店任职的三年、以及之后在各地修行的三年中所接受到的热心人们的帮助,更为藤冈正章实现家业的再生提供了直接的条件。这种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实实在在地促成了藤冈酒造的凤凰涅。
ISHIDA的一根筋
121年的持续经营,先后经历过4次接班传承。ISHIDA经历过了诸多危机和磨难,如今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龙头企业。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总部位于京都市东山区、拥有121年经营历史的株式会社株式会社ISHIDA,创业于明治时期的1893年,是在日本乃至全球计量仪器制造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国内各地度量衡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明治维新之后,为了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各种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加强并扩大与海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本政府在1875年8月制定并公布了《度量衡取缔条例》,将计量称重仪器的制造、销售、检查维修,以及新产品的产业标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设定“度量衡计量机械政府许可制”,规定每一个省级行政单位里面,对于某一类计量仪器的制造权,只交付给政府认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直到1891年3月,为彻底解决度量衡制度的混乱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再一次对全国的度量衡制度进行了改革,颁布了《度量衡法》,统一了日本各地对度量衡的标准,也将日本的度量衡制度与国际标准进行了对接。除此之外,《度量衡法》废除了之前的“度量衡计量机械生产制造政府许可制”,并开始采用“度量衡计量机械生产制造资格制”,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取得度量衡计量机械生产制造的资格,无论是谁都可以从事计量机械的生产和制造,而且以此为契机,之前各省级行政单位只允许一个人生产制造的制度也被取消。由此,日本国内市场上的商品得到了自由的流通,国民经济也就相应地迅速发展起来,这也同时推动了度量衡计量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1893年5月23日,ISHIDA的创始人石田音吉取得了所有衡器(天平秤、台秤、木质杆秤、金属杆秤等)生产制造资格。于是就在同一天,他创立了一个作坊式的工场,即“衡器制作修复贩卖所石田音吉”,将自己家族居住的房子改造成为工场,正式开始了衡器的制造。之后,“衡器制作修复贩卖所石田音吉”改名为“石田衡器制作所”。这个作坊式的工场,也就是如今ISHIDA的前身。
1948年10月26日,石田衡器制作所由现任公司会长石田隆一的父亲、第三代社长石田重成改组为株式会社石田衡器制作所,1993年又由现任会长石田隆一改名为株式会社ISHIDA。目前,ISHIDA注册资本金9963万日元,全球员工人数约3000人,2013年3月结算的年度销售额为822.3亿日元,营业网点遍布整个日本,而且在全球也拥有近20个海外子公司和生产据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知名企业。公司现任社长是第五代社长石田隆英。
一代创业:弃政从商
ISHIDA的创业者石田音吉于1861年12月在京都出生。父辈经商,家境较为富裕。石田音吉本人好学上进,能力突出。1890年,年仅29岁的他当选为京都府地方府会议员,从此开始从事京都府地方政务,先后参与了琵琶湖疏水工程的策划和建设、京都地下水工程的策划、京都市内道路规划等,位居要职。
1891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这大大提高了日本国内的经济活力,而“度量衡计量机械生产制造资格制”的实行,也加快了度量衡计量机械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政府需要对每一种度量衡计量机械产品进行精确度的检查,随着从事度量衡计量机械制造业的业者的增多,政府对各个业者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当时的度量衡计量机械制造业者也多以个人工匠的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出来的每一件产品都需要拿到地方政府那里去检查审批,盖上政府销售许可的印章方可上市销售,可以说他们都是从政府那里承包度量衡计量机械的制造,最终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验收,因此对此也倍感繁琐。1893年5月,11个度量衡工匠一起来到京都市政府,找到担任议员的石田音吉,商讨怎样做才会减少繁琐的业务程序。最终,大家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将各个工匠都聚集到一起,共同生产各种度量衡机械,产品统一拿到政府去验收的话,效率会更高,手续上也会更加方便。可是,由谁来负责将大家聚集起来呢?众望所归,大家一致推举由石田音吉出面来统领大家。
弃政从商,从原本尊贵的政府议员的职位退下来,“下海”来统领工匠们一起来做度量衡的事业,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石田音吉没有拒绝,也没有退缩。他立即向政府提交了度量衡计量机械生产制造资格申请书,并开始着手改造自家宅院为工场,积极进行着准备工作。5月23日,在拿到了政府发来的资格许可书的同时,石田音吉对宅院的改造也已完成。于是就在那一天,11名工匠来到石田音吉为大家准备好的工场共同开工,“衡器制作修复贩卖所石田音吉”(之后改名为“石田衡器制作所”)正式挂牌成立。工匠们聚集到一起,发挥集体的力量,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并在日本国内博览会上获奖,这让石田音吉的名声大震,市场对石田音吉产品的认知度也不断攀升。
二代接班:九死一生
正当“石田衡器制作所”顺利发展、逐步扩大事业的时候,1920年10月8日,创业者石田音吉突然离世,享年59岁。为了家业的延续,1920年12月4日,石田音吉的长子石田梅吉向日本政府农商务大臣提交了接管“石田衡器制作所”的手续,成为“石田衡器制作所”的第二代经营者。石田梅吉出生于1883年9月,时年37岁。他接班之后,“石田衡器制作所”的经营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也正是这种“寂静”,似乎正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
日本政府规定的衡器生产制造资格的期限是15年有效,即每一个15年都会有从业资格的更新认证。创业者石田音吉是在1893年5月23日第一次获得了资格认证,所以在1908年5月23日需要获得第二次资格认证,在1923年5月23日需要获得第三次资格认证。5月16日,石田梅吉就已经向政府提交了资格认证期间更新的申请材料,然而到了5月23日这一天,“石田衡器制作所”的资格认证却迟迟没有送到。几天之后,一封公函被送到了石田梅吉的手中。这是一道整顿改造命令。原来,政府认为“石田衡器制作所”要想继续获得资格认证,必须进行下面两项整顿改造。第一项是关于生产设备。政府认为“石田衡器制作所”的设备都是开业之初一直沿用到现在的老设备,虽然中途也有购入新设备,但按照“石田衡器制作所”当时的生产能力,政府认为需要添加更多的新设备。对于这一项整改,处理起来不难,只需要增大一些设备投入,但第二项却是比较令人头疼。第二项的内容是政府认为石田梅吉没有关于衡器制造的相关技术知识,不能胜任对衡器制造的监管。
没有得到资格认证,“石田衡器制作所”就不能进行生产;而即便是继续进行生产了,产品也因为没有资格认证而无法得到政府的验收,也就无法上市销售。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石田梅吉心急如焚。如何才能让政府认同石田梅吉的监管能力?从头开始去补习衡器制造的相关知识显然来不及。经过多次与政府的交涉,最终政府同意只要“石田衡器制作所”的经营阵容之中有一个对衡器制造技术和标准非常熟悉的人,就可以发给石田梅吉继续经营“石田衡器制作所”的资格认证。为了迅速恢复生产,石田梅吉经过多方斡旋,最终将当时的京都大学工学部助手今纳荣太郎聘用为“石田衡器制作所”的技术总监,列为经营阵容中的一员。两项整改全都结束,就在“石田衡器制作所”陷入被迫停业的第142天,石田梅吉终于拿到了来自政府的第三次资格认证。
经历了142天的临时停业,石田梅吉也饱受了煎熬,但新设备的投入和技术总监的加盟,使得“石田衡器制作所”的实力大增,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开始营业的“石田衡器制作所”多方面出击,加大了在新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方面的力度,不但迅速挽回了停业142天所造成的损失,并获得了比之前更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从1929年到1933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也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从那之后一直到19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世界陷入了混乱的局面。由于日本政府实行了战时统制政策,日本国内制造业一律以军工产业优先,这使得其他制造业企业在原材料和能源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石田梅吉所经营的“石田衡器制作所”虽然苦苦支撑,却也最终没能摆脱被政府整合的命运。按照当时日本政府的指令,大阪、奈良和和歌山地区的衡器制作所统一并入久保田铁工所,而兵库、京都和滋贺的衡器制作所统一并入川西机械制作所。最初,为了保卫家业,石田梅吉对于政府的兼并命令采取了不接受、不配合、彻底对抗的姿态。但随之而来的是来自政府的处罚:得不到原材料购买许可,得不到销售产品的许可……最终,为了保证员工们的生活,石田梅吉妥协了,他在兼并协议书上签了字,“石田衡器制作所”的名称也被改为“川西机械制作所协作工厂石田制作所”。
然而这并不是苦难的尽头。满目疮痍的战败国日本被联合国军占领,国内物价飞涨,黑市物资横流,国民人心惶惶,各种不安充斥着国民的生活日常。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石田梅吉的心结却始终没能解开。他一直因家业被政府强制并入川西机械制作所而耿耿于怀。而二战刚刚结束,日本国内政局更是非常不稳,石田梅吉想到政府申诉要回家业的经营权,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跟谁申诉。而就在石田梅吉苦闷无助的时候,一条消息传入他的耳朵:日本政府宣布,战时日本政府进行的企业兼并一律取消,被整合的企业可以重新获得营业权。时年已62岁的石田梅吉突然兴奋了起来。他不顾高龄,拖着虚弱的身体,来来回回地奔走于京都和东京之间,为的就是重振家业,从川西机械制作所那里拿回本属于自己的“石田衡器制作所”。
在不懈努力之下,1946年7月16日,石田梅吉终于从日本政府商工部那里拿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石田衡器制作所”的经营许可证。8月9日,石田梅吉又重新获得了衡器生产制造资格,在长子石田重成的积极参与下,“石田衡器制作所”终于得到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