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动服装企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在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总会面临某种或多种业务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发展的战略性经营方向选择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明智的战略管理必不可少。参与一个高成长市场并不难,难的是在高成长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并把战略资源集中投向既定的长期目标。
3月2日讯 在时下风起云涌的消费时代,一款普通的产品很难创造出垄断性的功能,即使再成功的品牌也面临着重重挑战,而这些挑战的出现也不是埋头苦干就可以超越的。所以,我们只能从市场的实际出发,去寻找消费者营销需求,创造情感垄断,来博得事半功倍的效益。那么,我们如何寻找这种市场诉求呢?答案就是从战略营销模式上入手。
战略营销模式,就是新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客观要求,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本身对于市场本质的深刻认识和理性选择。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使运动鞋服品牌的营销各个环节有了全新的演绎。“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对于久经沙场的运动服装企业们来说,再适合不过了。因为,他们是营销市场的排头兵,他们更有资格谈论什么才是运动服企业最适合的战略营销模式。或许我们通过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运动鞋服企业,就能看出战略营销模式在运动鞋服行业的端倪了。
安踏:渠道制胜模式
2009年6月,安踏从阿迪达斯、李宁等国内外众多知名竞争对手的竞标中脱颖而出,与中国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的合作伙伴,它将赞助中国体育团参加的2010温哥华冬奥会、2010广州亚运会以及2012伦敦奥运会等11项重大国际赛事的冠军装备。可以说,这样的丰厚硕果,正是安踏战略营销思路厚积薄发的结果。
广告+渠道。1999年,安踏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签约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并拿出了几乎相当于当年上半年利润的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同时在电视上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口号,安踏一炮打响。安踏的成功被很多人描绘为“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模式,其实仔细分析,这只能算是安踏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一个诱因,安踏真正的制胜法宝是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安踏利用品牌迅速提升的机会,对自己的整个销售体系进行了全面完善,从分销、做专柜迅速转为专卖店经营和代理商以分级经营的加盟模式进行合作。目前,安踏在全国的专卖店已经超过了3000家,特别是在二、三级城市的覆盖率非常高,其销售业绩也是随之水涨船高。
定位+坚持。在中国运动健身市场市场,篮球鞋和全能运动鞋是运动鞋品类中最重要、最大的两个产品类别。安踏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为1000多万元,此外,安踏还选择了广东的宝元集团为合作加工工厂,因为这家企业同时在给耐克、匡威、阿迪达斯等品牌做代工,这个选择主要就是借助制作工厂为耐克等品牌生产篮球鞋的优势,生产出在国产品牌中相对专业的篮球鞋。安踏在进行品牌宣传时,也紧紧地与篮球捆绑在一起,比如从2003年起,安踏就开始赞助各项国内外体育赛事,立志在战略上不输给竞争对手。如立陶宛职业篮球“青年近卫军”海神篮球俱乐部、独家赞助中国篮协CBA联赛等。
李宁:“特立独行”策略
以品牌国际化推动市场的国际化,以东方元素突出市场形象,李宁品牌在过去十年走出一条独树一帜的品牌国际化路线。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攫取资源,为己所用的能力更为娴熟,更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