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九:网上零售继续成为耀眼的商业增长点,成长中浮现健康发展隐忧
正如去年专家预期的那样,2009年网上零售继续出现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预计,今年中国网购成交额将超过2300亿元,并将继续高速成长,照此数字今年网上零售增长率将接近80%,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将从去年的1.1%提升到1.8%以上。
今年网上零售的增长有这样几个看点:
(1)淘宝网仍“一网独大”,增势强劲。上半年淘宝网实现交易额809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成交额的81%,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此占比较去年末上升了0.4个百分点;淘宝网上的注册会员已达1.45亿,占中国网民数的43%。
(2)大类品种不断增加,价格优势愈加彰显。网上零售从通讯器材、电器、书刊等向食品、服装、娱乐用品延伸的步伐加快,价格也更加低廉。在实体零售店降价促销大潮中,许多网上商店采取了“跟降”策略,始终固守低价优势,如京东网上商城的同类商品零售价仍比实体店低8%-15%。网购人群已成为互联网应用人群中增长最快的一族。
(3)对实体零售店的冲击力加大,出现“减实增虚”销售的趋势。最明显的当属珠宝销售,由于没有店铺高额租金、商场扣点、中间商分利、压货资金等成本,网上珠宝零售比之传统渠道平均便宜50%以上。例如某款白金戒指实体店标价4860元,而在钻石小鸟、戴欧妮网上珠宝店只售2290元。鉴于网上零售成本低、商路远,对线下店面具有绝对优势,六福典雅珠宝公司的进店专柜已由原来的1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00多家,网上销售已占总销售额的70%,而据称“实体店存在,已不过是为消费者树立信心服务”。为了应对挑战,今年也有更多的实体店采取了“实体店+网店”模式,甚至扩大到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如浙江织里童装市场网上交易城为199家经营户建立了“网上商铺”,采购商可与经营户在线洽谈、签约,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后实施配送。
(4)带动就业作用明显。去年末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的已达57万户,相当于上海一年新增就业岗位的总和;而IDC数据显示,淘宝网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124.5万人,此外电子商务活动每天过百万的订单量,还给第三方物流带来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对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的创业调查显示,有43.7%的学生在淘宝网上开有店铺,全部是C2C销售方式,一些学生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正望咨询研究结果显示,开网店谋生的人中,有四分之一是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下岗、待业、无业和残疾人。因此,其对就业的贡献已不能单纯由数字加以诠释,也具有了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社会公平意义。
网上购物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而其快速发展显然已远远超出管理能力的增进。专家认为,某些技术性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如网络安全、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等,对网上销售健康发展构成重大挑战的主要是三个方面:(1)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然欠缺;(2)物流“短板”制约潜在的扩容能力;(3)商业诚信仍困扰着不少人对于网购的信心。尤其诚信问题是肘腋之患,已有不少人因买到网上假货或落入其他网上销售“陷阱”而啧有烦言。对此除了应从技术管理手段上精心设计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网上销售的信用制度,使不见面的网上购物处于无须担心的诚信氛围。
可以再一次预言,2010年网上零售将获得更加辉煌的增长a,并在各类销售方式中保持成长率领先。
展望十:商业老字号创新脱困“春意萌动”,有望绽放“老树新花”
中国的商业老字号多指那些具有悠久经营历史、产品或服务独具特色的品牌商业企业,也有一些是自然人商户。这两类老字号在中国的数量不下几十万家,一般都积淀着丰厚的区域商业文化或独门绝技,不少还商誉昭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二十年来除了餐饮老字号外,商业老字号的其他行业总体上都日渐式微,每年都有大批老字号消失,行业地位日益边缘化。
面对老字号的处境,政府的态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任其自生自灭,理由是既然老字号是过往市场的一时之选,其兴衰存废也应由现实市场的竞争加以选择;二是“博物馆”模式,政府支持部分老字号保存下来,像“盆景”那样使其成为商旅结合的资源,例如在商业街中以老字号加以点缀;三是政策上扶优扶强,保留发展老字号中的精华。具体做法地方政府三种样式都有,国家内贸主管部门是第三种。
对商业老字号来说,政府扶持只是外部助力,“不自助者天难助”,要想生存发展,关键是因时而变、创新图存,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迁。
近些年来,商业老字号的创新活动从多个维度展开。如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提供新的增值服务,采用连锁化的经营方式,运用互联网营销等等。多年的努力之后,总的趋势可以说曙光初现,其中著名老字号最集中的北京尤其明显。今年上半年,同仁堂、稻香村、王致和、瑞蚨祥等20多家重点老字号销售同比增长15.2%,利润增长12.8%。其中瑞蚨祥半年销售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利润是去年全年利润的146%;同仁堂半年实现销售54.1亿元,实现利润5.36亿元,完成全年利润计划的66.3%。北京还建成了全国首家老字号联合网上商店,可购买近百家在京老字号的7大类共3000多种商品,其品牌的集聚效应、经营成本的低廉、商路上的远销优势都很显著。天津也开始考虑建立津门老字号网上商城,打破地域局限走向全国,加强与北京老字号的交流合作,今年还与北京共同举办了销售火爆的京津老字号精品联展。
以往国家内贸主管部门对老字号的支持,主要是对“中华商业老字号”进行资格评审并颁发牌匾、证书,即给予商誉认定。2009年商务部出台了资助老字号商标保护和技术改造费用的政策,总体补助水平达到50%。其中商标注册的补贴上限为4万元,企业技改和工艺创新补贴上限为50万元,今年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个老字号集中的地区试点。可以看出,两项补贴意在引导、保护和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因为国内不少老字号产品和服务虽然有市场,但设施设备已十分陈旧,传统工艺在效率上也显落后,亟须更新升级;还有相当多的老字号品牌保护存在隐患,甚至有些知名度较高的也并未注册商标,致使不少老字号品牌被他人仿冒。两项资金扶持对于多数本小利微、财力有限的老字号可谓“雪中送炭”。技改和工艺创新补助是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补助商标注册是保护中华传统商业品牌,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企业创新的制度基石,因为无法想象在仿冒剽窃成风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还能保持商业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专家认为,保护老字号的知识产权还应再扩展一下范围,例如对申请专利者给予补贴。我国许多商业老字号的产品或服务拥有独门技艺,一般是口传心授以商业秘密形式存在,并未申请专利,一旦泄密并被他人仿冒,很难从法律上寻求有效保护。商业老字号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即便连锁联号向全国发展,也需要有原产(发)地上的“认祖归宗”,故应当同时保护品牌的地理标志。此外,还应将符合规定情形的老字号技艺列入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有效地保护中国商业老字号品牌,激励创新。
展望2010年,专家表达了乐观的心态:商业老字号会有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创新谋发展的主题会在更多企业践行,而走出低谷、“梅开二度”的趋势也会更加明朗。
(资料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http://www.hlyuan.com/jiameng.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