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李宁总裁谈财务结果和品牌忠诚度


[  三联生活周刊    更新时间:2008/5/15  ]    ★★★

 

 李宁公司商业感觉的形成和中国健力宝集团不无关系。健力宝做品牌,在那时候是非常领先的企业,它又在广东,与香港地区很多商人接触非常多。“李宁”当时跟霍英东来往非常多,跟他们的接触,其实在商业感觉上给了很多输入。李宁坚定不移地说就要做一个品牌的企业,做品牌,做整个供应链管理,做产品的创新和开发,不做工厂,也不做零售。老板个人的商业感觉,一般在创业期间决定了商业模式的建立。

  三联生活周刊:“轻资产,重品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李宁”的一举成功?

  张志勇:我们是第一批这样的公司,通路优先。我们现在讲“特许加盟”,其实上世纪90年代做这个的特别少,90年代真正以这种模式来发展生意也非常少。

  说实话,当时这样做也不是一个策略选择,只不过是被逼无奈。90年代初,一个民营公司进百货商场不容易,所以,没办法,基本上都是依靠李宁那时候的队友,一个一个地方开始做特许加盟,再加上李宁本身的驱动力,就成功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李宁果断地在公司运营层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把当时“李宁”品牌下3个大品类的公司进行了合并。我们在1995年以前是3家公司:北京有一家做鞋的公司;广东有一家做运动服装的公司;在北京还有另一家做便装的公司。当时觉得渠道非常混乱,因为面对一个客户,有3家公司分别竞争,在生意的初创期这可能有效益,但越往后越觉得内耗非常大。所以,改革结果,把3家公司变为一个管理,促成公司在1995和1996年的高成长。

  三联生活周刊:我看的资料说,这次公司历史上辉煌的增长,到1997年就戛然而止了,“李宁”的年销售额止步于10亿元?

  张志勇:1996年快结束的时候,李宁和公司管理层还都很乐观地向往第二年10亿元被突破。我记得是1997年的第二季度,我们突然间生意额开始下降。李宁公司18年的历史,一共27个月的负增长,就是从1997年的第二个季度开始的,一直到2000年,两年多时间的负增长。这个负增长,我觉得是由几个原因带来的。第一个原因是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东南亚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没想象中那么大,但在零售和消费领域是下降。我从来不认为那是最主要的冲击,最主要是我们公司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什么样的问题?

  张志勇:表面上,产品结构受到了冲击。当时消费的最大品类——T恤衫在第二季度严重积压,积压了60多万件,到了秋季,我们的便装夹克产品也大量积压。当时我们也在考虑,这是竞争带来的。我们的产品价格比南方很多产品价格要贵,因为觉得自己有品牌,但那时,光有品牌没用了。为什么?因为你这个品牌所附加的产品特点是要跟你的品牌相吻合的。我们那时候主要做棉制品,就是一些普通T恤。当年“李宁”有一款T恤,一年销量就有上百万件,但人家复制你很容易,只要比你便宜20%,就很容易把你打败。

  三联生活周刊:也就是说,你们从一开始的确用了和耐克一样的模式,却并没有像那些国际品牌一样做品牌内容建设,依靠的是李宁的“金字”招牌。这样,市场竞争一充分,它就不灵了。不过,你在2001年接手公司管理后,着重先做的仍然不是品牌运营,而是继续做通路的开发,扩大营销网络。为什么?

  张志勇:因为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营业额非常低,如何来扩大市场份额,是我当时面临的一个问题。从这个问题直接出发,无非就两个:有限的资源,你是投线上还是投线下?投线上就是做品牌重整,做广告,做形象,做产品开发。线下部分是什么?把钱投到通路里面去。

  三联生活周刊:财务的压力有多大?

  张志勇:我们跌了两年多,持续下降。我们最高的时候,1996年做到差不多6.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27个月跌到5亿元都不到。那两年多的阶段是非常痛苦的,每个月的营业额都在下降,这种压力是非常大的。财务资源不够当然是一个公司和品牌运营根本的问题。你要发展品牌,你要请人,都要钱包。你没有钱,很难做。你说要赞助一个巨星,怎么可能呢?你先得活下去,最大的挑战就是现金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足友公司向灾区捐款五十万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鞋企地震灾区捐款情况统计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