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企业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政策和创始人的理想色彩,它更多地充满了一种必然。
驱动企业的行业基点
2005年9月,北京。
一场名为“中国地产十五年”的研讨会盛大开幕。这个论坛被定义为房地产黄金十五年系列庆典的开场大戏。
对于曾经置身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人士而言,他们很乐意将数据上的表现转换为一个行业的变迁: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从起步到成长的过程,按照房地产机构的统计,在这十五年间,房地产公司的数量已经从当时的千余家增长至目前的34000余家,实现了将近30倍的增长。
在这个数据的背后,一个概念已经获得社会认可:房地产行业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支撑这个国家前行的动力之一。业内更愿意将这个过程定义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经过艰难挣扎最终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和明星企业的过程。
这会使人想起1990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这一年年内,国务院发布了55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条例――用法律的形式最终明确了一个原则,土地的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变成商品。这被视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起步的基点之一。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沿海绿色家园集团(以下简称为“沿海集团”)成立――它拥有充分的时代特征,正如他们自我定义的,一群立志报国的商人在香港设立这个房地产公司,也许他们当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历程将为改革中的中国房地产提供一个样本――用以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为这种成果的演进提供实体证明。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种词汇并不陌生。在中国房地产商人的自我规划中,理想主义的基因绝不会缺少。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企业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政策和创始人的理想色彩,它更多地充满了一种必然。
这和它的专业化定位有关:在成立初期,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也让沿海集团走过多元化的道路,但是客观地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和面临的外部竞争后,沿海集团最终选择房地产开发作为主营业务,逐步从较粗放的管理走向系统化管理,对房地产开发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使得它的发展脉络和中国房地产业的整体走向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的事实证明,这样的专业化取向正好和这十五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最终走向完全一致。而和它一同经历过中国房地产行业起伏并最终幸免的企业,大多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它们的进军路线基本一致:引进资本,选择最适合发展的城市,以大陆为依托,环贯沿海,连横内陆,从沿海到内地发展,成功布局中国经济热点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开发不同的产品类型并能够自主地运用产品主导市场,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将企业的商业价值反馈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格局。
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基本一致:土地、金融、资金链以及宏观政策――于是,一个问题持续地拷问和它一样自命不凡的企业――支撑他们前行的动力究竟何在?
沿海集团给出的解答路径是,必须要了解到,过去的十五年对中国房地产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地产15年:沿海绿色家园集团十五年系列报道:
《黄金时代的最终来临》 | 《前行动力的解答路径》 |
《地产升级的坚韧实践》 | 《驱动企业的行业基点》 |
《行业立身的可能路径》 | 《关键时刻的必然战略》 |
《强势品牌的完美诞生》 | 《战略致胜的一贯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