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个结论,就在我们这期策划的收尾阶段,一个消息传来,在9月5日公布的201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入围名单中,柳传志与王石入围了领导力奖,李开复入围了创新奖。
思潮二:关系就是生产力
核心:关系即合作,中国式商业关系不只是情感关系,还是建立在人情基础上的博弈。
时代背景:中国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契约精神的引入,资本的时代来临
商业样本:公关公司、天使投资人
中国化指数:★★★★★
现代化指数:★★★
影响力指数:★★★★★
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来企业,无论是老一代企业家还是80后商人,无论是草根个体户还是商业精英阶层,只要活动在中国这个市场,没有人能否定关系网的力量。
换一种角度,中国的现代商业发展史甚至可以看做一部“商业关系史”:
改革开放之初,做生意、办企业难免还有一丝擦边球的味道,企业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为创业打开绿灯,要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才能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得到生产、销售必需的资源;
商品相对丰富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处理与顾客的关系,以服务、价格争取顾客“用购买投票”的选择权;市场圈地的战役中,企业要处理与渠道商的关系,以建立与维护高效有序的分销网络;
品牌争霸年代中,企业要优化与各种传播媒体的关系,以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为品牌推广传播架桥铺路;
资本时代,企业要争取并平衡与各种投资方的关系,保证既能得到发展所需的充足资金,又能在经营管理上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既能满足投资人的要求,又能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而“商业模式”四字,作为一种利润的产生及在企业与投资人、供应商、分销商等利益相关方之间分配方式,更是集中国商业关系学之大成。
至于日常经营中所必须涉及到的工商、税务、环境、消防等监管部门,处理好与这些机构的关系,早已是企业日程表上的常规待办事项。各种各样的关系构成了中国商业领域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张网往往就是商业活动所需的资源网,关系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这种对于关系的重视,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催生出大量专门以关系为服务的“公关公司”、“咨询公司”。
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然而与西方商业文明不同的是,西方的商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契约精神基础之上的合作法则,以利益为出发点;而中国的商业关系,受中国家庭社会的影响,同样以亲疏之别为标准,由近及远分别为亲人、亲密朋友、一般朋友、陌生人,以感觉为出发点。在进行商业合作时,关系的亲疏会潜移默化地成为重要的选择因素。
于是,“拉关系”成为中国商人一种日常的商业活动,他们往往想方设法地找出与合作对象的同质化特点,如同学、同乡、战友,甚至是共同的爱好,哪怕是一个相同的姓氏;另外他们也会经由各种有交集的朋友互相介绍,由此形成了圈子,于是饭局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商务手段”,目的便是形成关系,维护关系,并使关系从疏到亲。
除了感情因素外,中国式商业关系还有另一个关键词:人情。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人情作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恩惠,在商业活动中成为一笔无法结清的“账目”。
关系的利与弊,在中国现代商业实践中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用情感、道义维护着诚信的底线,一定程度上保证着商业活动的效率,也催生了权力寻租等灰暗地带,影响着商业的公平。
然而,这种关系生产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成长为社会的主流力量,以亲情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产生了一定的松动,加上现代商业结构、商业秩序的日渐成熟,纯粹的人情关系已经不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于是,随着对西方商业理念、商业精神接触的不断深入,中国商人开始逐渐形成一种“人情式契约关系”,一方面依然以人情为基础建立与维护关系,另一方面则引入契约精神,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着制衡与博弈。
以天使投资为例,业内一条不成文的行规是:先看人再看项目。有一定的关系作基础,或是在初步的接触中借由认可建立起一定关系,是人情层面的前提。
代表性商业理论:
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的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并因其对中国商业社会关系网的天然契合流行一时。其本质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商业模式:
作为当前最流行的商业概念,商业模式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及其起到的作用、潜在的利益,以及相应的收益来源。主要关注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和合作方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思潮三:实业报国
核心:将商业精神与工业精神这两种曾经对立的元素,在产业精神的概念下有机统一,打造中国化的产业帝国。
时代背景:在中国制造、金融危机和资本大潮冲击下,实业之心消退,技术商业时代来临。
商业样本:复星集团、联想控股、格力电器、中集集团
中国化指数:★★★☆
现代化指数:★★★★☆
影响力指数:★★★
中国缺少制造业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发展起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制造型企业。依靠着低成本的生产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前后,中国制造作为世界工厂,甚至“生产了世界”。
中国缺少产业精神吗?答案也许是肯定的。直至今日,透支了人口红利之后趋于衰落的中国制造,依然没有摆脱“粗制廉价”的形象,缺乏品牌、品质与技术创新含量,处于全球化产业价值链的末端。
所谓工业精神,指的是人们对工业产品赋予的积极态度,在企业中体现为对市场和产品本身的尊重,是设计和制造人员附着在产品上的情感和能量,以及对产品创新和制造过程精益求精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是对制造者创造价值的尊重。
事实上,中国现代商业从诞生之初,便从不缺少对工业的重视,然而产业精神似乎是一种无法指责的先天性缺陷。
中国现代商业发展的30年中,中国企业曾经致力于追寻与建设中国的产业精神,六西格玛理论的引入,丰田等一批日系企业质量管理经验的推广,都是中国商业力量在产业精神之路上的尝试。然而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尤其是金融危机前后,外部环境的日益严峻与资本神话的强烈冲击,使中国企业家的实业之心面临着最大的挑战。
2010年,《商界》曾经推出特别策划《实业之死》,直指中国企业家实业之心衰退并努力探索资本与实业理想的结合之路。
我们庆幸地看到,就在其后不久,一股由企业界发起的产业精神回归之风,便在制造行业兴起。以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与商业理论界人士,以实干精神、理性精神为核心,呼唤着工业精神的重建与回归。
早在2003年,董明珠就提出“工业精神”,指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新一轮的中国产业精神思潮,并没有站在商业精神的对立面,并不以专业化排斥多元化,而是把商业精神与工业精神作为产业精神的一体两面,效率最大化地结合与统一。既强调在生产经营中对科学规律的尊崇,对规则、制度、标准和流程的坚守,也充分运用交易过程中的市场导向之力,兼顾专业化与多元化。正如我们在《实业之死》一文中提出的:实现“资”与“产”的螺旋演进。
代表性商业理论:
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最初是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术语,用来描述在实现质量改进时的目标和过程。上世纪90年代经通用电气的实践,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包括一种质量尺度和追求的目标、一套科学的工具和管理方法、一种经营管理策略。是指在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的过程革新方法,进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管理方式。
全产业链模式:
带有中国原创特色的商业理念,是制造型企业随着微利时代的来临而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指一个企业的经营范围涵盖了行业从原材料生产、半成品生产、成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每一个产业环节。意在借助全产业链增强自身在产业链条上的控制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