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上的挑战
无论是安踏还是其他品牌,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广告宣传在品牌成长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想象一下,本土运动品牌如若停止广告一年会怎样?
“本土运动品牌的广告主要给两类人看,一是渠道经销商,二是三、四线消费者。”张庆认为,前者的影响多体现在体博会等活动召开前,激发经销商的订货信心;后者则更多给三、四线市场消费者提个醒,“大品牌”依旧还在,“如果需要担心广告停止而引起经销商信心下降,下级经销商受影响而转投其他品牌等多米诺效应,这就说明企业的内功还不够深厚,品牌本身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
事实上,比起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创始人本身运动员或半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企业,中国本土企业大多欠缺一种天然对运动的理解,缺乏真正的运动基因。大多数时候,兜售的仅仅是鞋子、衣服本身,并非生活方式,更谈不上品牌。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都是内生性的。坦白讲,我认为本土运动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品牌角度来看均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对运动本质的理解,缺乏把运动产品化、运动生活化的能力,缺乏进一步和大众消费需求结合的能力。”张庆表示。
严格说来,本土企业大多缺乏对产品、项目深入挖掘的意识和能力。特步目前的体育营销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跑步,二是足球,三是几个极限运动。但其仅仅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其势必要根据业已选定的项目,纵向深探,从初级的“摘桃子”变成更具附加值的“栽桃树”。
“和所有同行一样,特步经历了营销创牌立牌、渠道扩张、上市、扩充品牌品类几个阶段。当前一方面通过营销巩固品牌基因,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迎合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管理上需要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马岗表示。
如在赞助跑步赛事的基础上,去获取对于跑步的重度消费人群、对于新型的跑步的意见领袖的沟通,提升产品科技研发,让跑步爱好者自发穿上特步的鞋去跑步,让意见领袖可以借助特步来提升竞技水平;又如在足球的深入挖掘上,坚定地选择是完全娱乐化的足球路线,还是专业足球运动领域的发力,而非仅仅满足于把LOGO印上比赛服而已。
换句话说,本土运动品牌真正需要做的是明确自己承诺给消费者的是什么,然后在产品功能层面、在品牌价值层面,围绕着该承诺进行长期深耕,让消费者可以明晰感受到品牌所传递的理念、所制造的产品、所形成的品牌价值,进而产生情感关联,产生信赖感,产生忠诚度。
“在相对不太景气的周期里,企业所做的就是练好‘内功’,保存实力,然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力的增加,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才有机会活得更好。”张庆认为,愈是上市企业,愈不能过度纠结于短期的业绩高增长,而应“站在未来,活在当下”。
“将品牌定位、商品结合、管理跟进三者结合,是最难的。”无论如何,勇于直面特步当前难题的丁水波还是看出了端倪。值得庆幸的是,特步似乎也已经有意无意地开窍了起来。近来,特步专门强化了职业经理人团队,新上任的分管品牌市场的副总裁来自于品牌管理出色的宝洁。先进的方法论、体系和理念,如何跟行业的体制特点去产生良性的化学反应,这是特步接下来需要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