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目前来讲,喜丽美狮和罗蒙都参与了品牌运作,它们互为补充。罗蒙作为主品牌有点旧的,消费群体年龄偏大一些,它要在年龄层相对小的消费群体中站位。”徐治文说,“罗蒙一定要有这样的战略布局。”
开放供应链
“所有企业都承受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企业要活下去,就要有核心竞争力或者某种特质。罗蒙所理解的‘快时尚’,其核心是企业要快速运营,用效率取胜。”锌赛国际时尚管理咨询机构副总裁徐治文说。
“罗蒙是一家传统的服装企业,供应链体系相对比较封闭,它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其次是调整组织架构,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徐治文说,“有一个词叫‘兼收并蓄’,企业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创新,往往是前端供应链有了创新,所以,广泛接触上游供应链对罗蒙丰富自己的产品线非常有帮助。”
“比如,上游面料厂商开发了一种新面料,服装企业把这种面料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服装企业引进市场上最先进的纺机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局部创新。”徐治文举例说,“与外部供应链广泛接触,随时把握上下游的趋势,这需要企业有快速敏捷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自如的操控能力。”
根据徐治文的分析,罗蒙首先要完善的就是设计团队。
“也许在创意阶段,设计师是艺术家,但是在服装企业里,设计师不仅仅是艺术家,还是工匠和供应链专家。”徐治文认为,“设计师在把创意变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在细节工作上花费精力,比如,准确地在供应链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面料、纽扣、拉链等资源。实际上设计师就是‘发动机’,不断地在艺术家、工匠、供应链专家三个角色中互为转换。”
然而,“想你所想”,知易行难。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能自如扮演三种角色的设计师。罗蒙该怎么做呢?徐治文给出的建议是:从大的方面把设计团队划分为艺术家、工匠和供应链专家三个部分,然后每个部分按照品类进行划分,“这样才能发挥设计师各自的特长”。
盛静生深知,国际品牌“快时尚”的成功得益于突出的产品研发模式和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系统。此番设计师团队的调整,毫无疑问会增强罗蒙产品研发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系统中,盛静生力求压缩从经销商下订单到货物送达门店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要60天完成。罗蒙的短期目标是将它缩短至30天。”盛静生说。
“这里还存在‘料齐’的概念,如果原材料不齐,生产时间势必会延长。”徐治文说。
对此,盛静生说:“在服装生产的过程中,周期最长的是面料的研发和生产,罗蒙会大力整合资源,与国际设计室、外聘专项品类设计团队与品牌设计师通力合作,构筑起罗蒙‘快时尚’的高速运转核心。至于物流配送则由罗蒙的营销体系作支撑,实现最后一个环节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