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所指的负债,包括这类企业历史沉淀下来的保守思维、不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体系、薄弱的资金实力等因素,往往成为掣肘。 迄今为止,国货品牌翻身案例寥寥。
对于这一点,陈闪有清醒的认识,“永久c产量小、成本高,还是一个小众产品,对永久品牌形象的宣传也还有限”。而永久的目标还是要落到大众市场。
陈闪表示,永久将打算在不同产品线上进行类似永久c的探索,开发更适合城市大众的新车款,并可能会有更多设计上的对外合作。
自从结束设计进入现实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永久和乘思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在中秋节那天夜里,一个网上“客服”被客户骂到痛哭,因为这个客户觉得实车和图片有细节出入。
“我们也很担心现在的追捧只是一阵风。”高庶三说。
事实上,海鸥和永久并不是第一个“再造”的国货老品牌。上海牌手表、飞跃运动鞋等也曾通过新锐的设计回归潮流,但都未能转换为企业持续的品牌提升和商业利益。
以飞跃为例,五年前,飞跃球鞋偶然被法国设计师发现,并通过重新设计和传播蜚声海外,甚至得到好莱坞明星的青睐,受潮流人士追捧,产品价值因此提升数十倍。
可这个故事的后续进展却是:拍板和法国设计师合作的大博文公司负责人因经济问题下课,法国设计师三人团队在国外注册商标继续独立打造“feiyue”,而这家大博文公司仍忙于给国外球鞋品牌做代工糊口。
“改一件西装比做一件新西装要难。”扬特品牌识别咨询公司前总经理谢祯忠指出,老品牌再造其实比新创品牌更为艰难,虽然老品牌的光芒是其重生时的无形资产,但这个品牌所承载的大量“负债”则形成拖累。
其所指的负债,包括这类企业历史沉淀下来的保守思维、不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体系、薄弱的资金实力等因素,往往成为掣肘。
迄今为止,国货品牌翻身案例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