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12年前的8月8日,在浙江临海下线的吉利豪情算是李书福成就“汽车梦想”开端的话,那委实不算一个圆满的开局。它没有“准生证”,粗糙到甚至带有手工痕迹,街头招展的横幅“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更像是自言自语。
你不觉得,李书福其实很矛盾吗?确实是,他既能坚持,又不能坚持;他不肯轻易认输,又肯轻易服输。实际上,马云对自己的评价,套用在李书福身上同样合适——“所有民营企业犯过的错误他都犯过”。
这首先跟民营老板扩张的冲动有关。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他们往往自信满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事实当然是谁都不可能无所不能,所以他们极易为此付出代价。而且,扩张也因为他们什么机遇都不想放过、什么钱都想赚。这自然会导致投机心理,最终往往“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不过,在过去的30年的摸索、创业、做大过程中,如果没有类似的“野蛮生长”,没有失败与挫折,李书福就是所谓“圣人”了。而且,自梦断传媒之后,他好像真的没有再搞主业之外的大动作。这难道不是一种“修炼”吗?
当然,李书福那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1999年,他决定要办大学。2000年,国家放宽了对民营资本办学的限制,于是当年,吉利大学在北京昌平动工;次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10年过去了,他的吉利大学已经名声在外、颇具规模。
不再“野蛮生长”?
最近两年,李书福在努力使自己以及吉利蜕变,说好听点儿可以叫“凤凰涅磬”。
4年前的“两会”期间,笔者曾与李书福午餐。彼时,“自主创新”的风气正盛,他张口闭口都是“熊彼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以“创新理论”闻名于世)。这未免让人对这个素以“土包子、粗糙、低端”之形象示众的人,有种古怪而错愕的感觉——他是李书福吗?没错。他就是李书福。
不信,你等到午餐结束,一家报社的记者请他题词,写什么呢?这位记者出谋划策,“就写‘我爱读XXX报’吧!”李旋即面露难色,“你总不能让我撒谎吧!”他说。
随后几年,李书福在面对媒体时,变得越来越严肃、苛刻、耐力差。如果说早年间的李书福非常可爱的话,现在的他则有些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譬如2009年3月的怒斥媒体事件,他怒斥那些妄图在吉利的百亿负债上做文章的媒体,“媒体不是法院,不是检察院,也不是公安局,媒体没有权力调查我们,我为什么要跟你讲清楚,如果你们认为你们是公安局,你们今天就不要坐在这个地方!”
而且,他也不再自嘲,即便是早年自己的名言,他也打算翻案。“外界总是选择看起来好笑的事情,比如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然后就把这句话无限放大。”李书福说,大家总提这个,就显得好像他自己什么都不懂一样。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实际上,李书福早年间的狂人痴语,其实曾给他加分不少。有好事者甚至发文计算过,大家对李的那些言论之炒做,让吉利少掏了多少多少广告费。这也不是毫无道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公关总监,就对刻意低调的老板说,“你如果一出来,我们得省多少广告费啊!”
但现在,李书福的修炼,似乎在刻意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正统、严肃、不苟言笑的人。至少不能像个“小丑”。
李书福的表现,在中国至少还不算“出格”。事实如此,左右中国的企业家们的,仍有所谓“入流”、“入仕”等的传统思维,甚至要“姑弄玄虚”才显得高贵,“狂”、“疯”之类真性情的表现,总被归为草根、上不得台面。譬如马云,在阿里巴巴于香港上市之后,就开始“闭谷”、“悟道”,他或许以为,只有如此,才配得上自己如今的身份,早忘记了自己早年间奋斗打拼时的风趣、诙谐。这未免令人惋惜,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必然代表一个人形象的彻底颠覆。譬如理查德。布兰森,他多年未改的,依然是“嬉皮士”风范;再比如郭台铭,他的鸿海帝国,难道比吉利、阿里巴巴差吗?但他依然乐得让公众炒做自己跟刘嘉玲等女星之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