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在杉杉的发展道路上,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这家2008 年排名世界500 强第322 位的企业。
去年2月,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16日宣布收购杉杉集团28%股权。2001年,杉杉国际化战略布局中的第一张“洋面孔”——MarcoAzzali落户杉杉,正是由日本伊藤忠商事会社牵线搭桥。
在这10多年的国际化运作中,杉杉牢牢地“傍”上了伊藤忠商事会社,借船出海,开始了跨国公司的第一声鸣笛。
对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辩论,郑永刚觉得,这不是问题,虽然看起来他做着多元化的事业,实际对他个人而言,他一直是个专业化的人,“我只做决策,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事。”
同大多数企业走的道路不同,杉杉的国际化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模式,经过考验,前景已经很光明。
国际化没有教科书,作为一个先行者,拥有今天的成绩,杉杉理应得到掌声。
浙江新添30家跨国公司
最近,收购沃尔沃让吉利一跃成为了汽车领域的跨国公司。事实上,近年来浙江企业频频开展海外“抄底行动”并不在少数,跨国公司的数量正迅速增多。
经济学家樊纲在2009年第四季度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出现五大重要趋势,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
浙江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浙江省海外并购经核准的企业达到30家,总投资额3.3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家电等行业。商务厅外经处负责人表示,还有不少海外并购是通过注册境外目的公司再投资来实现的,并没有纳入统计体系,因此,浙江企业实际海外并购的数量,比统计数据更可观。也就是说今年浙江至少新诞生了30家跨国公司。
权威访谈
跨过门槛更要苦修内功
“不是在国外有个实体就叫跨国公司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除了资本,还得看品牌是否国际化,人力资源是否国际化。”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说,吉利收购沃尔沃也只能说是,向跨国公司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只有运作成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才算最后的成功。
今年2月,宁波韵升(600366,股吧)以总价11.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200万元)收购了日兴电机79.13%股权。像这样到国外收购同行,以小吃大的浙江不少,王曙光觉得,浙江的民营企业已经进入跨国公司的“入门级”,10~20年后,会有一批跨国公司甚至世界500强公司的名单里有浙江籍贯的企业。
“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企业必须有国际化的眼光和战略,能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最快速度进入跨国公司行列。”在王曙光看来,企业的内在修炼比外在表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