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杉杉办成一个跨国公司。”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说。
1999年,杉杉总部迁往上海,外界称之为杉杉多元化元年。10年后,杉杉一系列漂亮的国际化动作,才让人们明白,原来一切正是为了国际化而准备。
2009年,杉杉国际化动作频频:2月,杉杉集团与全球最大纺织品销售商、全球五百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社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后者掏出真金白银100亿日元(约7.5亿元人民币),拿下杉杉集团28%的股份;
5月,与赫荣公司签署关于镍钴矿项目的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建合资公司,杉杉占70%股份。
7月,由杉杉集团携手日本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开发的宁波奥特莱斯项目启动建设。
今年2月,杉杉与户田工业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就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签署了相关备忘录,进一步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
酝酿了10多年,杉杉离“跨国企业”越来越近。
宁波工业区有个“小联合国”
宁波市望春工业园云林中路上,远远就能看到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多国国旗迎风飞舞,没错,那是宁波杉杉时尚产业园区。
宁波并不是个国际化都市,街头小巷鲜有老外出没。杉杉时尚产业园就像是这座城市的小联合国,错落有致的品牌大楼之间,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仅有咫尺之遥。一张张洋面孔与本土的服装品牌并肩而立。
“我们现在有22个品牌。”郑永刚一脸自豪,两只手已经数不过来了,“我身上这身西装1万5,很多人不知道是杉杉生产的。”
“我们做的法国品牌,已经做到世界顶尖级了,每件价格可以卖到8000元,杉杉西服也完全达到了顶尖级,但价格就是2000元,我们想把杉杉打出去,但人们消费心理不接受,文化左右了品牌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