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品牌故事

因产业衰退而消亡的十大品牌


[  《竞争力》    更新时间:2009/12/23  ]     ★★★

  家用缝纫机:岁月难续蝴蝶梦

  曾为中国家庭标志性的“三大件”之一,家用缝纫机行业因生活方式变化而几近全军覆灭,中国百姓30年前的“蝴蝶梦”,如今已成记忆中的“梦蝴蝶”。

  应运破茧成蝶舞

  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短缺经济状态下,中国百姓在“穿衣”方面的消费方式主要以买布裁衣或自缝自补为主。加之,在自力更生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由此应运而生了庞大的家用缝纫机产业。时至1982年,我国缝纫机的年产量达到1286万台, 成为当时世界家用缝纫机最大的生产国。

  在自给自足的消费理念倡导下,缝纫机成为当时中国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风靡一时,家庭普及率一度超过50%。

  在上亿个家庭的巨大市场孕育下,在众多缝纫机生产厂家中,上海成为中国缝纫机主要产地,约占全国累计总产量的50%,占中国缝纫机总出口量的80%。其中,“蝴蝶”、“蜜蜂”、“飞人”等成为最畅销的品牌。

  尤为著名的是上海协昌出产的蝴蝶牌缝纫机。这家始于1912年的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在新中国成立后,以质量优良稳定、外形美观新颖而成为中国第一名牌缝纫机。同时,又因单位成本比全国行业平均值低25%,因此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前茅。1974年,协昌缝纫机厂的年产值达到8198万元,上交利润2648万元。因上缴利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厂家,协昌被国家定为行业龙头企业。

  天寒香冷蝶难飞

  当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大潮涌来,缝纫机产业向民营企业放开。进入1990年代,像协昌这样的大型国企,虽然创造了140万台的巅峰年产量,却也受到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

  但让蝴蝶折翼的致命一击却是,产业与市场的双巨变。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日趋成衣化,由此伴随成衣工业的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作为生产工具的工业缝纫机需求大幅上升,而家用缝纫机市场迅速萎缩,几近消亡。

  面对巨变,作为“八旬老者”协昌缝纫机厂在市场竞争中因观念老化和体制僵化,在日渐衰落中耗尽了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资源和能力,行将就木。时至2000年,上海缝纫机公司收购了飞人协昌缝纫机公司的部分产权,其中包括“蝴蝶”、“飞人”等原有驰名商标。

  世上再无梦蝴蝶

  翻阅1980年代前后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当年家用缝纫机行业面临产业替代灭顶之灾时的惨状:1980年,云南鸳鸯牌成本为340元,出厂价仅为150元;四川峨眉牌电动缝纫机成本为502元,出厂价为360元;湖南金箭牌成本为159元,出厂价为130元。而时至1980年中晚期,蝴蝶、蜜蜂等品牌缝纫机的出厂价仅维持在53.26至68.90元之间。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国家取消对厂家的价格补贴之后,这些气息奄奄的昔日黄花顿时香消玉殒。

  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是中国家用缝纫机行业由盛及衰的10年。在这期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蝴蝶是有可能完成产业升级或产业转型的。但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尤其是投资自主权。因此,求得最后一线生机的努力也只能听天由命。(作者:李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九阳豆浆机做足豆文化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后范思哲时代,新一代帝国的重生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