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品牌故事

因产业衰退而消亡的十大品牌


[  《竞争力》    更新时间:2009/12/23  ]     ★★★

  小灵通:十年一觉杭州梦

  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特殊时期,小灵通曾经因扮演了筹码的角色而一时风光。但当3G踏浪而来、移动互联需求大涨时,小灵通又被决然抛弃。

  中国现在是手机用户全球第一的移动大国,而在中国走向移动的道路上,有一页历史无法一笔带过:小灵通作为高价手机的替代品,曾经一度成为手持设备的首选。

  疾风劲草蔚然生

  小灵通无线市话技术源自日本,它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1996年,时任浙江余杭市邮电局局长的徐福新,去日本考察时偶然发现了PHS技术的可用性,并迅速回国搞出了小灵通。徐福新相信,在最后1公里的范围内,有线通信要让位于无线通信,有线与无线相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

  当时,徐福新曾密切接触过多家国际通信巨头,力图合作开发,但华为、爱立信等认为小灵通技术落后,拒绝合作。此时,吴鹰买断该技术并强势推广,由此迎来了自己和小灵通相依相守的辉煌时期。

  1998年1月,在一片质疑的眼光中,杭州第一个开通了小灵通业务。当时手机还被视为有钱人使用的奢侈品,普及最多的是寻呼机。由于小灵通资费很低,使用方便,小灵通一出世就受到了当时购买力不强的中国人欢迎。然而,在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灵通一直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信息产业部屡次发文禁止小灵通建设。同时,在学术界也出现了“小灵通采用的是落后的技术”的论断,使小灵通受到业界有关人士的严厉批评。

  幸运的是,1999年,政府将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拆分出来,成立了中国移动,从而使重新组建的中国电信失去了经营移动业务的资格,迫使固定电话业务饱和的中国电信将业务增长的希望投向小灵通:小灵通成为一个变相经营移动业务的突破口。小灵通对固网运营商收入的贡献大约是60%。上了小灵通的地方能保证两位数的增长,没有上的地方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小灵通使固定网面临衰通的设备焕发了“第二青春”,成为传统电信业的一场革命。

  吴鹰抓住了这个机遇,重新定义了小灵通概念,并以此说服了中国信产部的官员,让他们相信小灵通是固定通信业务的延伸和补充,使得当局对小灵通的态度从禁止变成默认于中小城市范围,不禁止,不鼓励。2000年6月,信息产业部为小灵通开了绿灯,这个绿灯后来因为网通的加入变得更宽松。

  2000年3月3日,吴鹰的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登陆当天,股价一度高冲到73美元,涨幅达278%,公司市值瞬间膨胀为70多亿美元,被纳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当年,只有1100名员工的UT斯达康,实现了1.05亿美元销售额。而后,小灵通在全国大规模建网,实现了从余杭到全国的迅速覆盖;小灵通的普及程度相当高,“除了老人和小孩,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手一部。”

  2003年,小灵通进军2002年以前被禁入的北京,进入其生命中的全盛时期。2006年10月,国内小灵通用户达到历史最高,达到9341万户,全球用户突破1亿。同期全国手机用户4.49亿,相当于每6部手机中,就有1部小灵通。借助小灵通的成功,2005年前后,UT斯达康达到事业顶峰,曾连续17个季度打破华尔街盈利增长预期。

  3G就是打不通

  从一开始,小灵通就被视为鸡肋技术:功能少、信号覆盖差、无法漫游、无法升级,更重要的是,不适合提供大规模公众服务。在特殊的时期,小灵通充当了盛行一时的过渡技术。

  然而,2006年后,当移动资费开始下调,3G影踪凸现的时候,小灵通也开始显露颓势。2006年12月,小灵通用户从最高峰降至9112万;从2007年1月起,运营商开始实施手机单向收费,小灵通赖以生存的价格空间被打破,到2007年12月小灵通用户再度降至8454万户。用户数开始逐年下滑,截至2008年底,小灵通用户数降至6893.1万户,跌破7000万户大关。

  其实早在2003年小灵通的全盛期,吴鹰已经意识到小灵通的增长潜力有限,于是私底下转战WCDMA和IPTV的同时,也努力维持小灵通的形象,称“即使3G牌照发下來,也不会影响小灵通的发展,它最后扮演的角色是取代最后一公里铜线。”然而,由于发展小灵通的时候得罪中国移动和联通太深,UT斯达康的3G努力一直未见成效。2007年6月,股东们忍无可忍,一代“小灵通之父”最终离开了UT斯达康,离开了小灵通。

  结果证明,吴鹰的保证没有实现。3G与“小灵通”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技术,具有更高频谱效率、更大容量、更好质量和更丰富业务的3G肯定会替代小灵通,用户也已经脱离了只要求低价格的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转而要求更多更丰富的无线数据服务。

  最终,小灵通这个过时的便宜技术还是未能接通3G。一方面,小灵通的运营商电信最终如愿拿到了移动牌照,进入全业务时代,对小灵通的放弃已是必然;另一方面,在3G发展一段时间之后,频段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因素促使2009年2月将小灵通频段划给TD,并限期小灵通2011年底退市。此时,小灵通十年梦醒。(作者:伯倩)

 

http://www.ppzw.net/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九阳豆浆机做足豆文化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后范思哲时代,新一代帝国的重生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