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质优儿童到底该怎么培养,中国内地不少学校的做法是把一些天才儿童集中到一个天才班里,进行扎堆培养,而且浸会大学对于沈诗钧的培养模式却是融合教育,让天才儿童与普通大学生一起学习。“到底怎样好,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整年。”沈振雄说。
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
根据浸会大学的安排,沈诗钧上课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与其他普通大学生一起学习。浸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唐创时博士说,浸会大学特别为沈诗钧同学设计了五年全日制课程,完成后可获颁数学理学士学位和数学哲学硕士学位。沈诗钧于首学期修读四科,包括两科一年级数学主修科《数学分析》和《统计方法和理论》,以及两科通识科《基础计算机》和《西班牙文》。
至于沈同学选修的科目,则会因应他上学期的学习进度作配合,决定选修那些适合他发展的学科。沈同学于五年内,除数学主修科目之外,需要与其他学生一样修读语文、体育、计算机、宗教与哲学等科目。
唐创时说,浸会大学以英语授课,沈同学选修课程的要求和学分不会有别于其他同学,教师在讲课时亦会一视同仁,他将与其他同学一起上课和研修,进行学术研究,他同样需完成课程的要求,缴交功课及通过考试。与其他新同学一样,数学系将安排系内教授作为沈同学的学术导师,专责发展他的数学潜能和做师友辅导。
刚刚结束的大二学期,沈诗钧平均每天有5个小时的课程,一周总共有25节课。
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证
个子小定坐第一排
沈诗钧是小学都没有读完,就从小学一下子跳升到大学。面对更自由和更有挑战性的大学生活,沈诗钧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压力,相比读小学而言,他更喜欢读大学,“因为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的东西。”
在浸会大学上课的时候,沈诗钧有一个习惯,就是肯定会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因为其他人比我高。”沈诗钧边告诉记者,边做出调皮的表情。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也经常会点沈诗钧回答问题,“教语言课的老师最喜欢点我回答问题。上数学课的时候,别人不会答的问题,老师也会点我回答。”
沈诗钧最喜欢上的课也是数学课。在沈振雄的记忆里,沈诗钧对于数学一直特别感兴趣。在沈诗钧上大学之前,有一次父亲专门问他,“兴趣是什么?”“数学”,沈诗钧回答得很干脆。
正是因为沈诗钧从小对数学感兴趣,沈振雄才开始不断教儿子数学,并且不断增加沈诗钧对数学的兴趣。“并不是我自己喜欢数学,才教儿子数学的。我有时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影响了他的兴趣,而会阻碍他的发展。”沈振雄说。
数学课容易通识课难
从今年9月份开始,年仅11岁的沈诗钧将开始攻读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硕士阶段的课程,这将创造一个新神话。根据浸会大学的安排,沈诗钧将在5年内完成数学系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
在学习上,沈诗钧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数学的专业课都没有问题,但对于本科阶段的一些通识课,却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例如宗教课程等,可能不是一个11岁的孩子能理解的。
沈振雄说,学校将根据沈诗钧的情况做出一个十分特殊的教学安排,从今年开始,先让沈诗钧攻读硕士阶段的专业课程,然后等到大学第5年,孩子长大一些后,再回过头来读本科阶段的通识课。
唐创时副院长说,浸会大学会紧密跟进沈同学在各方面的发展和需要,为他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估,以期在他的选修课程上,作出最佳的组合,切合他不同阶段的全面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