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为什么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奥运会,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本身,更因为中国是这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所以,中国的奥运机遇,从另一方面看,其实是中国经济的逐渐强大给自己所带来的机会。
利用奥运会的机遇提升品牌竞争力方面,韩国的一家泡菜企业做得非常好。那家泡菜企业利用奥运会的机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售其泡菜。那么,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全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旅游人士等都会来到中国,中国的产品、尤其是中国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如何借这个大好机会推广和营销自己,这值得思考。
中国的很多产品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比如羊绒。中国的羊绒制品非常高档,在国内的零售价格也比较高,但是这些年它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做到位。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产品物美价廉就是最有价值的。但根据调查,消费者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用最好的材质做成最适合他们的最好的产品,就应该卖最高的价格。这样,他们觉得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种观念的转变如何理解?
例如,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和赛特购物中心出售的衬衫,每件能卖到几千元。价格虽高,但它是用顶级面料制作而成的,版型也非常好,穿起来让消费者感到非常舒服。这样,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因为他们感觉到有价值。
再例如,国内一家非常知名的男装企业,此前生产的衬衫价位都是500~800元/件。今年,作为尝试,它推出了1680元/件的衬衫。其价格高的理由是,采用了非常好的面料,它在翠微大厦卖得非常好,第一天推出就卖出去了十几件。
中国部分消费者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会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品牌。因此企业、商场甚至批发市场的经营思维都必须转变,必须据此进行品牌的规划和运作。
国外很多高档品牌的羊绒制品非常贵,但它们利用的都是中国的羊绒。而国内几家知名的羊绒品牌,价格虽然逐年提高,但却没有真正创造出精品。中国的羊绒在世界上非常具有价值,那么,利用奥运会的机遇,在该领域能否诞生属于中国的世界级的奢侈品牌?而且,中国的品牌如何趁着奥运会这样的大好机遇,更好地走向世界?这都值得思考。
童之琦:奥运会无疑是众企业借船出海、提升品牌的巨大机会,但从现实来看,能够跻身奥运赞助商之列的企业与品牌并不多。原因何在?首先,成为奥运赞助商需要支付巨额的赞助费,这并非每个品牌的实力所能及。另一方面,奥运会上的入围赞助费只是奥运营销成本的一部分,根据以往奥运营销的经验,要保证营销效果,赞助商的先期和后续投入还要提高3-4倍才行。
非奥运营销却可以有效规避巨额赞助这样的资金风险。只要用法得当,非奥运营销花小钱也可以撬动大市场,这也已经成为众多品牌采纳的战略。
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的非奥运营销策略给了企业很多启示。阿迪达斯是此次奥运会体育用品行业的赞助商,获得了多项排他性权利。这对李宁自然不利。但是,李宁却与央视体育频道达成协议,赞助其主持人和记者的出镜服装,使自己的品牌得以向电视前的观众进行有效展示,其效果丝毫不逊于阿迪达斯。李宁的非奥运营销战略,在于十分巧妙地躲过了“奥运知识产权”的壁垒,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去拥抱北京奥运会,是“一次颇具创意的营销方案”。
非奥运营销的思路也为众多泉州运动品牌所运用。首先是鸿星尔克联手朝鲜奥委会,在奥运营销阵营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匹克公司与伊拉克奥委会签下合同,成为伊拉克奥运代表团的赞助商,为伊拉克国家代表团提供全部体育装备及参加2008北京奥运的全程费用;继与立陶宛奥委会签约成为合作伙伴之后,康踏在其“奥运来了”2008春夏新品订货会上展示了印有奥运五环及立陶宛、康踏标志的奥运赛事、流行时尚、基础运动三个系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