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二:亲历者有哪些深刻感受?
-参与奥运提升了企业的法制观念,提升了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还锻炼了企业的整体管理团队。
-其他人员对设计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非常有道理,很多在设计师看来不可能的事,只要认真去做了,就会发现也可以变成可能的事。
李建华:万事利集团是专门生产丝绸产品的企业,至今已经有35年的历史。在全国丝绸企业评比中,万事利的品牌价值被评估为6.6亿元人民币。北京奥运会上礼仪小姐的礼服、奥运奖牌的丝带,以及奥运村里代表中国文化的丝绸产品都是由万事利集团生产的。
针对奥运会,万事利很早就开始做准备,并把它当成一项战略工作来对待。在中国申奥成功的当天,万事利集团就召开了战略研讨会,会议上提出要竭尽全力参与到奥运会当中去。
丝绸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它在奥运会上是最能展示中国文化的产品之一。我们对此制定了方案。针对我们的方案,国务院的相关领导、浙江省政府以及杭州市政府都给予了肯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万事利集团成为国内第一批能生产丝绸中国印的企业。后来,又成为能生产福娃的企业。可以说,参与到奥运经济当中去,是万事利集团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选择,万事利集团把它当作展示品牌的最佳时机。
到今年为止,万事利集团设计生产奥运产品的时间已经有3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很深刻的感受。
首先,设计生产奥运丝绸产品是对中国丝绸文化的提升。过去讲丝绸,只是单纯的产品概念。当前,我们应该站在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看待丝绸。目前,关于丝绸文化的系列产品已经达到了上千种,包括用丝绸制作而成的书、画等,为奥运会开发的丝绸产品也达到了600多种,已经上市的有180多种,即将上市的还有300多个品种。所以,奥运会是展示中国悠久的丝绸文化的最佳机会。
第二,对于万事利集团来说,对奥运会的态度是重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万事利品牌的形象与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
参与奥运产品设计与生产的过程,是企业法制观念提升的过程。万事利集团与国际奥组委签订了协议,只有在“后奥运时代”才能运用奥运概念来进行企业与品牌的宣传。奥运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把关也非常严格,它既要保证能体现出奥运精神,还要绝对保证产品的设计与质量,但产品的价格却是规定好的,所以,企业设计生产奥运产品,就不是简单地把奥运印印到产品上面去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一切对企业的要求都非常高,整个过程很好地提升了企业的法制概念。
设计生产奥运产品的过程,还提升了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例如,企业过去生产某种花型,通常是只要花型好看就可以了,但是奥运产品的设计生产,要求必须环保,必须能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精神,还要能体现出奥运的各种元素。在销售方面,奥运产品只能在特许经营的店铺中销售。这些都对企业是一种规范。
参与奥运会还提升了企业的整个管理团队,对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培养都很有好处。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召开各种会议,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锻炼了企业整体的人才队伍。今后,在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万事利集团的思想和体系都会比较完整。
贺杨:奥运制服的设计过程有很多步骤。我们设计出来的方案,最初由每个负责部门的负责人筛选;接下来,得经过专家的筛选;之后得递交给国际奥组委投票。国际奥组委选定的方案,又返回给专家组。最终,方案会递交给国际奥组委的执行委员会决定,执行委员还会对设计提出一些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感受。设计师总以为自己的设计很好,对于执行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并不情愿接受并修改。但是,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会发现,其实别人提出的修改意见是非常有道理的,很多在设计师看来不可能的事,只要认真去做了,就会发现也变成可能的事。毕竟,奥运制服是要给广泛的人群穿的,国际奥组委执行委员会提出的意见有他们的角度。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产品最终必须让大家都喜欢穿,这才是对的。
此外,根据参与奥运设计的经验,我们今后会加强研究体育产业和时尚之间的关系。从体育比赛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本身,更看到很多时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