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三:关注奥运有哪些新视角?
-奥运会的组织过程和整体的运作流程这些先进的运作手段值得企业学习。
-非奥运营销可以有效规避资金风险,只要用法得当,花小钱可以撬动大市场。
-能否借奥运良机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推向世界,推进中国品牌国际化,这值得思考。
杨世滨:奥运会对于小部分企业来说才是直接参与者,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它们需要学习的是奥运会本身的运作方式。奥运会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体育盛事,它的组织过程和整体的运作流程与企业运作有很多共通之处。
首先是奥运会的组织工作。
奥运会的影响不仅仅是体育和经济范畴,很多关于奥运运作的案例已经写进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中。奥运会的工作人员、非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等,加起来共有好几万人。要把如此多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高效运作,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所以,如果把奥运会当作是一个项目来运作的话,其中涉及到的市场运作手段、组织协调手段等,在企业日常的组织生产当中都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奥运会的沟通工作。各届奥运会之间并没有脚本传承,各个国家在不违背奥运精神的前提下,都是根据各自对奥运会的理解去承办的。奥运会是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参加的盛会,这当中的沟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届奥运会看上去差不多,但事实上背后隐藏着的是非常高难度的工作。这种沟通协调的技巧和能力,都值得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学习。
第三是奥运会的宣传工作。奥运会本来是一项公益活动,举办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奥运会就开始赢利,其赢利的运作模式也值得企业思考。
所以,奥运会看上去是一项体育盛事,但事实上支持其发展的是很多先进的运作手段,这都值得企业学习。
彭燕丽:澳大利亚是个盛产羊毛的国家,它利用悉尼奥运会对其羊毛产业进行了一次整体宣传。它把奥运制服做成羊毛的,同时,开发出了适合奥运会穿着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例如运动羊毛,最后制成了羊毛运动服装。针对奥运村里的床上用品,澳大利亚也开发出了羊毛用品,因为羊毛纤维本身有很好的弹性,并有天然的保健功能。
澳大利亚的这一做法可以给中国带来一些启示。
例如,羊绒是中国的特色产品,素有“软黄金”之称。但是,中国的羊绒产业当前在世界产业价值链中还处于加工环节。那么,如何利用奥运会这样的好机会对中国羊绒进行整体的推广和宣传?如何利用奥运会这样的平台并借助国内零售环节的力量,工商联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的最大化的促销,从而促进中国羊绒产业的整体发展,并推动中国羊绒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这都值得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