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双星集团也制止过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但由于改制后的代理同集团已没有产权关系,所以集团对这些行为也难以有效约束,包括集团制订的品牌发展规划也难以有效执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星集团进行了这次市场体制改革。
王增胜说对于这次市场体制改革,双星集团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大家的利益整合在一起,把工厂和市场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把双星多年培养的人才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把双星事业做大做强,实现“树百年品牌,建百年老店”的长远战略目标;并且提出重组后的新平台一定要给连锁店的投资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体制和环境,要坚持“双星品牌第一、连锁店利益第一”的经营原则,不能乱加价、乱收费,不搞搭配销售,要让利于连锁店,还提出双星名人控股地区平台所挣的每一分钱全部用于当地网络的建设,进行广告宣传,进军高端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
备受争议的51%的概念和由来
为了解决市场中暴露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利用双星的资源经营自己的品牌”这些问题,集团在去年4月份成立了以刘树利为组长的市场整顿理顺发展领导小组,并通过了由刘树利提出、集团研究确定的“双星名人公司代表双星集团控股市场51%”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总原则是:由双星名人公司与市场代理进行重组,市场代理在双星名人公司参股,干得好的市场代理可以在双星名人公司高层任职。通过改革重组,使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提高竞争力,增强经济实力,共同把双星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合作共赢,名牌发展,大家发财。应该说,这个改革思路符合双星目前的实际,符合品牌发展的规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充分考虑了各个地区和代理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并且得到了心系双星整体发展的各地代理的支持和拥护,目前已经有九个地区(东北三省、天津、湖北、湖南、陕西、山西、兰州、青岛、临沂)的代理和双星名人公司完成了股权变更,这些公司对双星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充满了信心,这就是51%的由来。
而对于51%的概念,并不像成都公司和济南公司所说的那样,说什么“名人公司一分钱不投就想控股西南51%,是为了侵占他们的财产,抢占他们的利益”,而是双星名人公司和各个地区代理双方重新组建新的经营公司,搭建新的物流平台,双星名人公司在新平台控股51%。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双星作为老的国有企业,在99年市场卖断改制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工厂、代理商、连锁店三个利益体,而目前的经营方式是由隶属于集团管理的工厂直接给地区代理所设的平台铺货销售,地区代理可以在不投钱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所搭建的平台,按照工厂在平台的销货额来提成,其中提成比例最高的是成都公司,综合统计在16%至18%之间,济南公司也在12%以上,属于真正的“空手捞银子”,按照他们自己所讲的西南市场年销售额3亿元计算,成都公司一年的毛利润就在4800万到5400万之间,这还不包括成都公司每年未经集团许可私自从2000家连锁店收取的5000元/年、合计1000万元的广告费和每个连锁店1万元的保证金,这都是非常不合理的,连锁店也是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可以说,成都公司和济南公司这些年改制后,依靠双星名牌,利用物流平台,赚取了巨额利润,这也是成都公司和济南公司千方百计阻挠集团进行市场改制最重要的原因。但是从长远来讲,这次改制同大家的利益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不是要侵犯大家的利益,而是要保证大家的利益,叫大家挣更多的钱。因为西南、济南的市场再大,也大不过双星名人公司所覆盖的全国市场和世界市场,所以通过股权变更后在双星名人公司占有一定的股份,肯定要比局部市场的获益多。但由于改革本身就是一次利益的再分配,并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眼前利益,所以这次由刘树利最早提出的市场改革方案,在推行到由刘树利绝对控股的成都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时,就出现了刘树利和韩俊芝说了不算、出尔反尔的反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