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早晨好。
我非常荣幸能够主持2008年学术峰会第一个单元,和大家一起就关于世界经济的走势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应对进行讨论。众所周知,最近,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世界经济走势逐渐让人捉摸不定。同时,中国的经济环境、经济形势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出乎意料的在这个学术峰会来了这么多朋友,非常关注这件事情。我想这将是这次峰会一个热点、亮点问题。
我们非常荣幸在上午请到五位杰出的学者,他们分别是: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先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先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丹尼·皮尔逊先生;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以及摩根史丹利公司(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先生。
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感谢。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谢谢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谈一下我个人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方面需要采取的对策。2007年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我想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这方面的问题,现在还在继续恶化。美国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在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就业的减少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固定资本形成下降,所以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
第二个方面,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的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价格,像矿产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现在一些国家的CPI在持续攀升,2007年美国的CPI上涨了2.9%,今年一月份上涨了4.4%,其他一些国家,像欧元区、印尼、墨西哥、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CPI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攀升。今年1月份,上述这些国家的CPI涨幅还在继续升高。
另外,以初级产品为主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商品价格还在继续上扬,另外,世界主要生产国家的价格也在持续走高,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升高。其他还有很多变化。但是,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我们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增加了新的困难。
总体来看,当前我们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今年头两个月,我们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5.4%,城镇增产增速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2%,出口增长16.8%,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应该说,经济增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在发展。但是,经济运行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物价涨幅较高,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增大。
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有的影响已经显露,并且还会继续显露。比如像原油、谷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明显的加大了我们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和威胁,也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有些因素在短期内,还没有构成直接和实质性的威胁。比如美国经济减速,虽然减少了外部需求,也使得我们的出口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但是,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调控目标没有大的冲突。
但是对于国际市场的变化,我们还是需要有积极的应对之策。我个人认为,我们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宏观政策上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势头增长之间的关系;二是扩大内需与保持外需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三是保持实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与虚拟经济的健康稳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首要目标,并且在控制通胀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当中求得平衡。
短期政策来看,第一个方面就是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第三方面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进口,严格控制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供给。第四方面是积极开展多边贸易,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保持出口的较快增长和进出口的基本平衡。第五方面就是着力稳定股市和楼市,促进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长期政策来看,主要就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谢谢大家!
[刘鹤]:非常感谢谢伏瞻先生。下面请第二位嘉宾发言,请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先生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关于中国领导力的讲演。下面我们欢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在8分钟的时间里面进行讨论。我不仅要谈美国的经济问题,同时还要谈中国的经济问题。首先我想谈谈美国经济的情况,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美国经济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
美国的经济主要问题现在比较严重了,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史蒂芬·罗奇和我说过这样一个情况。2007年之前的情况,我们都说,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是有错误的。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泡沫如果不提早消除,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大。现在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深层次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是在逐步展开,就像火车不断行驶过程中的节拍一样。
刚才我们提到了没有出现的影响,比如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人们的收入不断下降,美国财政联邦的收入,包括税收都不断减少,可支出的预算也不断减少,这就给美国经济带来强烈的影响。在这点上有三个主要的因素,可能大家存在一些误解。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银行发出的信贷比较多,他们并没有对风险进行非常好的管理,次贷抵押贷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明年我们预计会有220万美国人因为失去住房的抵押权而无家可归,这是一个最严重的情况。事实上,大概有1400万的美国家庭的住房贷款可能都会出现重新估值的情况,甚至他们会出现违约的情况。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看到,有很多管理风险的工具,但是实际上这些金融工具是增加风险,起到了恰恰相反的结果。有些人谈到收入透明度的问题,包括东亚收入透明度的问题,但是现在美国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不知道他们自己的风险有多少,不知道其他的关联的银行透明度有多少,这就导致目前信贷紧缩的情况,因为存在不透明性这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信贷紧缩带来信贷减少,会使经济下滑变得更加严重,同时美国的问题也会带来全球性的问题。在政府方面,可能有一些比较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让美国消费上出现繁荣,储蓄量达到零,房屋市场却出现很大的泡沫,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些人在不断存钱,有些人却一点也不进行储蓄,进行大量的借贷,包括住房贷款抵押,但是一旦出现无法支付的情况,整个泡沫就会连锁破灭。
如果美国的储蓄率不断地上涨,上涨到4%到6%,就会对美国的整体需求产生影响,会使它的经济增长产生放缓。就算出现复苏也会是一个非常弱的复苏。现在我们经历着美国,也是西方国家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个过程当中,经济结构需要调整,一旦出现通胀压力,美联储往往会采取比较过于严厉的措施,可能会对经济刹车刹得太重了,但对于整个经济的调整或者结构性的问题仍然没有真正解决。
事实上,我们知道在1991年也出现了这样经济下滑的局面。那时,整个金融市场边缘的部分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当时也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是整个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全球经济的核心。所以金融体系不仅仅是一个部门,它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不断向前进的核心,我们不应该把它分离来看,所以整个次贷的问题,或者整个危机的影响。
如何寻找这样一个救援计划呢?一方面我们不相信美国政府拥有美国金融机构的股份,有些人认为,相反是国外的企业在美国银行当中或者国外政府在美国银行当中占有更大的股份,这就带来一个影响。就需要一个非常长时间的恢复和复苏的过程。我们政策选择有什么呢?非常有限。也就是一方面,可能货币政策最多也只能更多的如何避免这个灾难,而不是如何进一步刺激经济,美国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带来不必要的道德风险,存在着长期的道德风险的问题。如果现在你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誉进行大量保全,肯定会带来长期道德风险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政策资金注入,进行救援,但是同时不可避免地看到还将会有几百万人最终回无家可归。像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有两个这样的机制,在上世纪经济大萧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