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
在德尔惠的工厂区和生活区之间有一道拉闸门。这道铁门把生活区里成群结队的小孩和他们在车间和办公室里上班的父母分开了。生活区朝向马路的铁门那也坐着两个保安,这两个保安的首要职责是,不让那些小孩出大门。“我们的小孩自己不用管了,保安在管。”
李爱民的儿子8岁了,当他还只有两个月的时候,就住进了德尔惠的员工宿舍。因为李爱民是生管科长,公司给的待遇一室一厅。他的母亲是1995年到德尔惠公司的,现在帮面车间上班。
儿子喜欢这个大院子,和他年龄相仿的玩伴有几十个。自2005年开始上学以来,每年暑假他都不想回家。每天除了坐在电脑前打电子游戏,就是跑到楼下的花圃边发呆。生活区新买了两个木头乒乓球台子,还有一个篮球场,他都不会玩。不过,他在院子里认识的人很多,包括一些闽南本地的孩子。
2006年,儿子在陈埭溪边村小学上一年级,这是公司的安排。按溪边村的政策,外来子女就读和本地儿童一样,不用交学费。这个政策早就有了,只是外来工子弟的大批进入是近年的事。在儿子上学的一年一班,50个人里外来工子弟占了一半。
上世纪90年代初,溪边村就盖起5层教学大楼。李爱民说,溪边村小学的教学质量还不错,老师那里从来不用去送礼。
三口之家就这样安顿下来。每天中午下班,李爱民的妻子还自己做饭,几乎没去吃食堂。因为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完全来得及做饭。他弟弟所在的广东公司实行8小时制。而现在,李爱民夫妇的生活也从容了许多,每天上班9个半小时;每天晚上9点半下班,这对习惯了长时间加班的李爱民来说,已经算“很早”了。
“像我们这样的三口之家公司里多得很。”他说。这几年,李爱民开始对自己的平静生活有了满足感。
至于一家的收入,李爱民作为生管科长的月薪是4000多元,而他的妻子的月薪是1800元左右。从去年开始,德尔惠的工资是每月10号前打到员工的银行卡里。
广东东莞是比晋江更早的运动鞋基地。但在福建十多年,李爱民对广东那边同行的状况一直不了解,只是到了近年才听同乡们说起。和晋江相比,广东东莞一带的台资鞋厂工资水平也并不比晋江高,不过福利待遇要好一些。多年前,那边的企业就给每个工人买了保险。晋江企业给员工买保险还是近年的事。“一般是一个公司买多少份,碰到事故的时候,就可以让保险公司来赔。”2004年9月的一个中午,李爱民被兴泰公司的小货车撞了,住了几天医院。随后,德尔惠公司报了案,让太平洋(爱股,行情,资讯)的保险公司调查员马上过来了。“这种事情,要是放在以前,或者是其他小工厂里,工人除了自己出钱,还能怎么办?”
在德尔惠,如今是什么级别拿什么工资,均有定额。经理级的月薪是8000元,经理相当于厂长;李爱民是主任级,比经理小一级,月薪是4000多元。至于像陈新华那样的生产总监,身居生产系统的金字塔尖,年薪超过20万元。这些待遇水平都是公开透明的。至于普通工人,中等水平一年拿一万六千元左右,除掉一年五六千的生活费用,一年大致可以存上一万块钱。
普通工人也有一个月拿两千多的,但这还不占多数。李爱民相信,再过两年,晋江一带企业里普通工人的工资应该会普遍涨到这个水平。“打工仔考虑的问题很实际,进一个行业做,选择一个工厂,先得看能赚多少钱。跳槽到别的工厂的人也有,但还是比较少的。论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这里还是不错的。在工资待遇方面,如果这样的大厂还不能满足工人的话,小厂里就更难了。”
在德尔惠十多年,李爱民从普通工人干到组长、科长,踏踏实实地升了上来。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个沉稳而质朴的人,他从不好高骛远,“我还没有想过再往上升,在这个行业的生产系统做管理,学历高低虽然不是太重要,但操作能力、经验和组织能力,各方面的因素要能兼备。”
对他来说,一生中最艰苦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1990年代
时间回到1991年。刚刚放下木匠活计的李爱民坐到缝纫机前车起了鞋面。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晋江一个小鞋厂里。那时候,晋江的鞋行业刚刚起步,溪边一带到处都是做鞋作坊,整个溪边的路上见不到一片水泥地。两年后的1993年,德尔惠、三兴、金戴斯、恒强、鸿星尔克的楼房已经成了溪边的新景观。
1994年,李爱民跳槽到了德尔惠。当时的德尔惠还只有两百多人。但在1995年之后,也就是国内旅游鞋市场起步的时候,晋江鞋产区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4年,这个公司的年产量,机注底旅游鞋和手工皮鞋加起来,大约是八九十万双。 到1997年,公司发展到流水线生产,产量马上超过了100万双。随后两年,德尔惠的规模成倍增长,流水线从1条增加到了1999年的4条。从1997年开始,李爱民已操作熟练的带大马达的缝纫机也被淘汰了。
1991年刚到晋江,李爱民每月的收入不过300块钱,到德尔惠之后,因为勤奋肯干,也因为这个企业处于高速上升期,到1995年他的月收入达到了1500元左右,公司引进流水线之后,随着效率的提升,他的月收入也增加到了1800元左右。按计件工资,车一个鞋面拿到2.1元,一天可以车二三十双。
和木匠活计相比,农村长大的李爱民完全能承受这个行业那种一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的劳动强度,“鞋行业的体力不重,关键是要有活干。我进来的时候,这个公司的业务相当多,每年的效益也相当不错。”
李爱民在德尔惠的老厂房里工作过。老厂房是石头房子,在一楼的大厅里放着二十几台缝纫机。晋江的夏天很长,炎热的日子每年有四五个月;车间里面蚊子也特别多,但车间里面又不能烧蚊香,因为鞋材见不得火星,只能用电风扇吹一下。但在当时,在石头房子里工作,已经比外面那些竹篾编墙的毛毡房要好多了,毛毡房被太阳晒得透了,工人和老板们热得受不了,只好在屋顶上浇水降温。
当年的住宿条件和今天完全没法比。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德尔惠和许多其他工厂一样,租附近的民房作为工人宿舍,在十五六平方米的房子里,摆上四五张上下两层的铁架子床,一张床上要睡两个人。
只有亲眼目睹当年工作生活情景的人,才了解这一代工人的勤劳与坚韧。
度过“工荒”
2007年,涂先生从恒安集团跳槽到了制鞋企业,被委任为人力资源总监。三四年前,在恒安人力资源部分管招聘的涂发现,从珠三角到福建,从福建到长三角,一种缺工的恐慌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