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已经累积了巨大的能量。这让我们深信此种能量会让中国经济的结构升级在2008年开始全面爆发。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必须正视民营企业所展现的的巨大贡献与最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毫不怀疑民营企业将在波澜壮阔的升级大潮之中依然会起到的“头羊”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民营企业的升级之路密切关注。
看看我们的邻邦印度,他们在服务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型私有企业,已经逐步获得了全球竞争力,其发展的可持续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同行。面对不断增加的用工成本、面对“财富二代”的文化冲突、面对资金投入型的不良发展模式、面对设计和品牌的缺失等等重大发展问题,中国的民企自身应该如何形成自己强大的生态系统,实现自我更新,不断壮大,长命百岁?我们今年推出《民企生态系列报道》以期找到宝贵的钥匙。
翻开阿迪达斯或者耐克鞋的吊牌,“越南制造”字样赫然跃出。你可能认为“越南制造”不如“中国制造”,但事实上,即使是阿迪达斯、耐克这样的品牌也已经选择了越南,而且不必担心什么质量问题。
廉价劳动力历来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也是中国民营经济赖以崛起的基础。时至今日,无论是江苏的苏州、福建的晋江,还是广东东莞,都在渐渐失去这一优势,制鞋行业是一个标本。
但放弃简单的人力成本优势,正是经济发展与产业成熟的标志,中国制造正在进入一个注重品牌质量和人文关怀的新阶段。
瑞昌李坂村
从福建晋江出发,经福厦高速北上福州,然后转京福高速翻越崇山峻岭,到达江西瑞昌九沅乡一个叫李坂的村子,全部车程是11个小时。
同样是这段路,在十几年前需要走30个小时,其间包括一昼夜的火车。
36岁李爱民,这位德尔惠公司的生管科长,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回家的感觉了。“我们那里是世外桃源。”他现在的心情,和当年放下木匠活计到晋江的鞋厂谋生时大不一样了。
政府的农村政策之一是村村通公路,李坂村也一样。李爱民回家时,长途汽车可以把他直接送到家门口。
李爱民说李坂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过分。这个村子坐落在离庐山约50公里的山间盆地里。即便快要进村时,只要车还没有上到山顶,车里的人也还根本不知道山那边有人烟。盆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贯而过。这条无名小河宽的地方有20来米,水质十分清澈。盆地里曾有几家小型造纸厂,但在大约十年前,已经全部关闭了。新兴的工厂只是几家小砖厂,于环境而言已无伤大雅。
李爱民家的两层六间的楼房就是他打工七年的成果。整个李坂村几乎都是这样的房子,以前的土筑房、瓦房全消失不见了。全村共有三四百户人家,楼房大都在盆地底部依山而建。
李爱民还有一个弟弟。1998年家里建房时,他才15岁,正在跟姑爷学修电机。和哥哥一样,他也只上完初中,但这门手艺使他和哥哥一样有了不错的工作:在广东东莞一家做数码相机和DVD机的港资厂里当电工,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3000多元。在他哥哥看来,他的工作更轻松,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星期天都不上班。
在上世纪90年代,李坂村既没什么楼房,出个万元户就很不得了。而现在,万元户早已成为历史。李爱民家在李坂村只是中上之家,如今村里的年轻一辈已经出富人了。李坂村有一座深红色的别墅,主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小伙子在南昌搞室内设计,一个搞房地产的上海老板把所有南昌项目的室内装修业务交给了他。除了这个开汽车住洋房的小伙子,还出了两个政府官员,其中一个在九江民政局,村里的小学和桥都是他们“找路子”建起来的。
外出打工改变了李坂村的一切,几乎家家户户的青壮年都出来打工了。李爱民198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里做木工,到1991年,他20岁了,看到一家四口还住在土筑房里,守着三亩田地自种自吃,他很不满意这种生活,就下定决心往外跑。
李爱民是李坂村打工者先驱。从1994年开始,其他年轻人也纷纷从盆地里爬出去了。
从瑞昌出来的人,除了极个别的去了北京和上海,大部分都在沿海的广东、福建和浙江,其中尤以到福建的居多。1997、1998两年,江西人在晋江企业里迅速聚集。在如今的德尔惠,江西人占了一半,有1000多人,其中来自瑞昌的有100多人,来自九沅乡的就有几十个,来自李坂村的就有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