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鹿提速
合资给双鹿带来极大的品牌效应,使双鹿的发展开始提速。
1995年,双鹿一边进行土建,一边引进南京啤酒灌装线。40天时间,就奇迹般建成一条22000瓶/小时的灌装线,解决了生产瓶颈。这一年,双鹿产量首次突破5万吨。
1997年,双鹿引进德国KHS、美国ANGELUS、德国西门子等顶级公司的设备,组建18000罐/小时易拉罐生产线。听装啤酒下线后,4个月就创造了468万元的利润。这条线由此得到“印钞机”的绰号。
1998年是一个检验成绩的年份。这一年,双鹿产量达到14万吨,增幅高达74%。利税收入1.17亿元,其中利润达到5330万元。双鹿已经是省内名副其实的老二,在全行业也赢得一席之地。
早在1996年,出于企业安全发展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虑,双鹿就开始了一系列漂亮的资本运作,以资本为杠杆进行扩张。
兼并平阳啤酒厂,是双鹿第一次出手资本运作,盘活了2102万元的国有资产。平阳金狮的年产量迅速达到5万吨,销售收入近亿元,连续几年创利税2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双鹿啤酒打通了南下的市场通道。
双鹿的资本运作,被称为“南下,北联,西进”。
南下是平阳,北联是雁荡,西进则为金华。
雁荡山啤酒厂是打通台州市场,北联杭州市场的中间跳板。金可达合并了雁荡山啤酒厂,兼并了金华澳特酒业。双鹿系列啤酒逐渐在浙中市场扎根。
西、北两战,金可达通过兼并重组,盘活的资产分别为5576万元和2719万元。2000年,金狮啤酒的总资产规模从1995年2.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7亿元,产量从5万吨提升到28万吨,成为全国第十二,浙江省第一,人均利税排全国第六。
在西进金华并取得市场领导者地位后,为进一步打通温、丽、金、衢双鹿走廊,做好双鹿浙中的布局,金可达携手英博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兼并浙江尊龙酒业公司和衢州新国光啤酒公司,成立龙泉英博啤酒有限公司和衢州英博国光啤酒有限公司。2006年英博啤酒集团产量达到65万吨。一个9年前曾连续3天卖不掉一瓶啤酒的企业,已经成为一个足以傲视群雄的真正强者。
意气风发的双鹿人并没有想到,一个真正的巨头,已在暗中关注了他们很久。一场更大更彻底的变革,正悄然来临。
英博双鹿:牵手真正的王者
2003年9月,一个消息传来:英特布鲁将全面收购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业务。
中外合资平阳金狮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双鹿怎么办?金可达决策层没有丝毫慌乱。金可达既然改变不了这场收购,那么唯一可做的就是埋头发展做强自己,以及期许未来的买家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巨头。
英特布鲁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买家。这家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啤酒巨头,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1336年。1993年,英特布鲁位列全球500强,在全球啤酒行业中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