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三个价值圈上的不足,我们可以归纳得再简单一点:
品牌增值意识不够。9类优势价值,缺失还很多。即便是主要优势价值,像More当中的“更多功用”、品牌印象中的国际大品牌的地位,都没有用鲜明的概念予以强调。
和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太远。增值还停留在以企业或产品为中心,好感度、个性、情感等价值塑造不完善,品牌没有融入消费者的生活。
增值战术的运用水平不均衡。软文、活动、平面广告的效果好于电视广告,电视广告的传播浪费较严重。
(二)副品牌的价值梳理
联想PC的副品牌多达十余个,信息量庞大,再加上“交易型”业务的副品牌和“关系型”业务的副品牌增值方式差别较大,笔者不作一一分析,只大略梳理一下共同特点。
|
锲入圈 |
信赖圈 |
忠诚圈 |
产品增值链 |
More |
品质 |
创新 |
承袭母品牌的价值 |
承袭母品牌的价值 |
创新应用价值,满足目标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 |
认知增值链 |
知名度 |
品牌印象 |
对象识别 |
1、 不同副品牌知名度高低不同 2、 “交易型”业务的副品牌由于传播力度大,知名度较高 |
1、 知名度越高、对象识别越强、品牌个性越突出的副品牌,印象越深刻 2、 副品牌的品牌形象较模糊;在细分市场中的品牌地位不突出 |
1、对有现实购买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该价值的塑造比较成功;未来才购买的潜在消费者对副品牌的辨识可能不够清晰 2、广告传播和目标群体的心理沟通不够 | |
心理增值链 |
好感度 |
个性 |
情感 |
1、 承袭母品牌的价值 2、 产品命名的亲和力 |
1、 个别副品牌在产品外观上建立了个性价值 2、 未用目标人群的心理特质、广告风格建立起较鲜明的品牌个性 |
1、 承袭母品牌的价值 2、 副品牌普遍未建立情感价值
|
参看上图我们会发现,副品牌的品牌印象、对象识别、个性、情感等价值都塑造得很不够,主要原因在于联想的品牌传播突出母品牌,“压制”了副品牌,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副品牌总是紧跟着母品牌出现,“联想××电脑”的形式频频出现,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联想,而不是副品牌。
其次,副品牌的平面广告强行统一版式,受众的印象容易累积在母品牌上;母品牌的电视广告,一个波次的传播战役往往选三个主力副品牌各做一个广告,连着播,创意结构很相似,副品牌的产品特点、个性特点都被淹没在统一的形式当中。
第三,即使副品牌单做了电视广告,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标志,再加上长达7秒的英特尔信息的干扰,消费者最后记住的又是母品牌。
笔者认为,随着PC的市场细分走向深入,品牌关系应当适应这个潮流,从“副品牌藏在母品牌价值屋檐下”演变为“子品牌站在母品牌价值平台上”,母品牌和子品牌各自相对独立的进行品牌增值。
做法并不复杂,费用也不比现在增加多少:
一是为子品牌设计品牌标志。
二是让子品牌和母品牌分开出现。名称上不再连起来称呼,在广告中标志也分开出现,电视广告可以仿效当年飘柔、海飞丝、潘婷的做法,最后跟上母品牌宝洁的标版。
三是平面广告打破统一版式的禁锢。
四是让“解放”出来的特别是“交易型”业务的子品牌,在认知增值链和心理增值链上塑造更多价值。
当然,这些看法只是出于笔者的直观感受。除了PC业务,联想还有很多其它业务,后一种品牌关系是否适用于其它业务?整体上看两种品牌关系孰优孰劣?采用后一种品牌关系的时机是否成熟?都需要做很多调查论证的工作。
有机构预测,联想PC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9%就会止步。笔者要说:未必!经过价值盘点可以看出,联想的品牌增值管理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销售驱动力还可以变得更强,突破39%不是不可能!
新浪网的报道,方正信心满满的认为中国笔记本企业一定有戏,必将在本土市场扳倒国际巨头。可是别忘了,除了国际巨头,它还要面对品牌增值能力强大的联想,把联想考虑进来,方正信心几何?
总结
介绍了那么多,联想的品牌增值管理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一) 品牌增值管理是一个目标指向利润长期最大化,战略、策略、战术紧密互动的系统工程。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量自己的品牌,从夯实战略地基开始。
(二) 没有消费者价值,就没有销售。品牌承载的价值越多,销售驱动力越大。
(三) 不能简单的认为品牌就是知名度和美誉度,构成品牌销售驱动力的价值很多,每一类都有可能促进销售。
(四) 了解品牌象征价值的构成,可以提高品牌增值的敏感度,善于在营销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大处小处进行增值。
(五) 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相对容易,让消费者爱你的品牌不容易。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别忘了从心理上为他们增值。
(六) 不要问你用了什么战术为品牌增值,而要问你的战术建立了什么样的价值,小心别掉进战术形式的陷阱。
(七) 广告是一种价值投资,可以同时塑造多种消费者价值。想得到更多销售回报,请善用广告,让它塑造更多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全面、深入、及时、准确的掌握联想的品牌信息是有难度的,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未将ThinkPad、手机、外设、服务器、数码等等业务列入详细分析范围,分析PC 业务所用资讯也不保证绝对符合实际情况,例如联想的业绩数据和领导人言论,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
此外,本文毕竟不是一份品牌咨询报告,作为一篇观察文章,看法未经严谨论证,仅供参考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