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证券研报频频误导,投资者维权艰难


[  腾讯    更新时间:2012/3/16  ]    

    又是一年“3·15”,屡生事端的研报问题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因研报被误导的投资者究竟该不该得到赔偿?这已成为引起各方激烈争论的话题。随着投资者维权呼声的高涨,投资者维权的空白地带亟待填补。

  投资维权暴露空白地带

  去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息的“乌龙”研报事件,不仅让以券商为代表的研报出具机构陷入信任危机,更由此暴露了投资者维权的空白地带。

  “股价上蹿下跳,股民心惊肉跳,券商牵连被告,终被立案公告。”一首打油诗概括了信达证券研报(宝安石墨矿)涉嫌虚假案的整个原委。自今年1月12日北京证监局以信访回函的方式受理6位股民的投诉后,此案也成为券商因为研发报告而被调查的第一案。而与此同时,股民王某和夏某近期将研报被曝出问题的天相投顾投诉至证监会,由此引发的各方争论也使该事件成为近期市场中的焦点。

  其实,作为研报的发布主体,券商并不是惟一。在实践中包括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私募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在内的机构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研报。只是由于券商影响力的广泛性,其发布的问题研报负面影响往往比较大。

  早在银广夏事件中,券商研报便在其财务造假事件中扮演了重要推手的角色。尽管经历了漫长的维权之路,投资者针对银广夏的赔偿案件最终落定,但并没有投资者因研报的误导得到赔偿。而在去年国泰君安、平安证券、湘财证券、信达证券联合鼓吹中国宝安石墨矿资源事件东窗事发后,又连续曝出日信证券研报“宁波联合被锑矿”事件、中信证券研报“天价榨菜”事件、申银万国研报“复方阿胶”事件、银河证券研报“攀钢钒钛”事件、平安证券“高铁股”事件、兴业证券“重庆啤酒”事件……除去近期的信达证券和天相投顾因此招来“官司”外,其余事件目前均无下文。

  “针对研报的误导,投资者维权目前已经出现两桩典型案例,而这两个案例在‘3·15’的特殊时点前也都有了新的进展,这其实已经说明投资者维权的意识在增强了。”有市场人士这样分析道。

  上海荣华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说道:“投资者维权意识的成熟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慢慢起来的,也是资本市场成熟的重要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投资者在涉及研报维权方面本身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投资者举证艰难

  因研报误导投资者维权的案例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桩成功的样本。针对这个问题,许峰指出这与投资者维权难是分不开的。

  据记者了解,因研报被调查的券商第一案日前出现新的情况。北京证监局于近日书面回复问天律师事务所,称“信达证券研报(宝安石墨矿)涉嫌虚假案”已接受处理,但“由于案情复杂,正在延期处理”。

  对于案情延期的原因,张远忠律师对记者表示不便评说。许峰则认为,在信达证券被调查的同时中国宝安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案情之所以被延期很有可能是信达证券的调查需要以对中国宝安相关信息披露违规调查作为基础。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长淡季”冲击市场,旅行社...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吉祥鸟公司皮鞋上质检总局黑榜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