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境外股市暴跌,但A股却在宽松货币政策等救市组合拳的支撑下走出了一波比较像样的行情。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继续透出暖暖的春意。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两会代表也积极建言献策。“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加强对限售股减持的监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发展绿色证券市场”等成为了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那么当前情况下最为重要和最为迫切的政策措施是什么?两会过后,代表们热议的政策措施又有哪些会得到最后的落实?本期周末大论坛邀请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金证券处研究员李若愚,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秦晓斌和民族证券策略分析师刘佳章等四位专家,共同对证券市场下一步政策走向进行探讨。
李若愚:
重启IPO要求股指平稳运行
李若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金证券处研究员,高级经济师。
昨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金证券处研究员李若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股市的稳定发展,“可能更多的需要一系列制度性的安排”,比如可以提高保险资金的入市比例。而资本市场的改革方面,要重视对债券市场的培育和规范,特别是加强公司债的发展,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
一定程度限制大小非
事实上中国股市是领跌全球股市的,提前进行了调整。李若愚认为这是来自于大小非的减持套现压力。李若愚表示,未来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大小非进行限制,比如对它减持的比例进行一些规定。
她认为,在周边股市此时下跌的时候,中国股市即使调整反弹,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如此情况下,为防止大小非的继续抛售,监管层可以做一些工作。
“目前的点位较低,这时候推出股指期货的话会比在高点推出风险小很多。”李若愚认为当前可以作为股指期货推出的一个好时机。
但是,这又涉及了推出股指期货所需要的配套措施能否跟上步伐。
印花税有下调空间
印花税是调节股市的重要手段,李若愚把我国的印花税征收水平和国际其他市场相对比后表示,中国的印花税征收水平相对较高,“印花税也有着向下调整的空间”。
虽然有些国家对投资者免除印花税的征收,“但是我国目前状况下实现零印花税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李若愚认为,财政上我国一方面已经减少了一部分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支出,印花税是财政收入的一项来源,它的调整需要循序渐进,不适合一蹴而就。
在这次两会上,尚福林明确表示了要将出台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兼并,李若愚表示赞同。在经济下滑,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这就需要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会逐渐活跃起来,要防止重组过程中被投机资金炒作,保持其公开、透明,根本上就需要制度上的保驾护航。”
IPO重启需要股市稳定
股市的主要作用还是其融资功能。“如果IPO要重启的话,我觉得应该在二级市场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下实施,要求股指的平稳运行,至少需要一个周边股市不会再继续深度下挫的环境。”李若愚说。
而股市“风平浪静”的重要稳定因素要追溯到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的拉动则又是保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房地产市场目前矛盾的焦点在于房价的居高不下,导致交易量冷淡,甚至购房者还在等待观望”,李若愚指出,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政府政策面上必然会希望其健康发展。
进一步讲,“如果想恢复股票的融资作用的话,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就显得相当的迫切”,李若愚说,“这就首先要解决可能会复制新的大小非的制度上的弊端。”
降息要看经济基本面
李若愚认为,通过观察宏观经济的走势获知,通货膨胀的压力基本上已经解除了,未来存在着一定的降息空间,“存贷款利率还可进一步下调”。
从全球来看,美国和日本已经是零利率,欧盟也是向着零利率的水平迈进,“全球实际上是往零利率的方向发展”。李若愚表示,无论是从我国的CPI水平看,还是从全球利率水平看,都为我国的进一步降息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至于何时降息、下调的幅度能有多大等具体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