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鞋都做到专做足球鞋,喜攀登用了五年时间;从默默无闻到踢足球的人都知道,喜攀登用了三年的时间;从“踢球人都知道”到中国茵宝,喜攀登打算用一个五年计划……
在中国足球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喜攀登的掌门人张嘉猛将自己的足球情结带入了制鞋产业,毅然坚守足球这块领地,目标直指足球鞋巨鳄———茵宝。
牵手“我爱世界杯” 喜攀登一炮打响
2003年以前,喜攀登还是一家从事足球鞋外贸加工的公司,用公司副总经理张嘉猛的话说:“当时只有半条生产线,却几乎什么鞋都做,旅游鞋、网球鞋、跑步鞋……只要市场上叫得出名字的,都拿来做。”
由于没有清晰的定位,“不是自己的强项,做什么死什么。”张嘉猛回忆说,“那时候在晋江,足球鞋是个偏门,基本没有人涉足这块市场。要做就做点差异化的东西。”带着从初中时就结下的足球情结,他开始将公司转向专门制造国内专业足球鞋———喜攀登足球鞋。
2002年,中国足球在韩-日世界杯上的表现令人失望,国内刚刚起色的足球市场被泼了一盆冷水。从一开始起步,喜攀登就注定要与足球萧条氛围的逆境博弈。
国内足球市场表现失色,喜攀登从创立之初就只好在产品研发方面下功夫,几年下来,喜攀登在足球领域有了很好的基础。2006年德国世界杯终于给喜攀登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凭借12款“我爱世界杯”系列产品,并通过重金投放央视天下足球栏目以及“我爱世界杯”午间战报,喜攀登足球鞋一炮打响,一时间所有踢足球的人都知道了喜攀登,喜攀登足球鞋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虽然一场世界杯让默默无闻的喜攀登终于在国内市场小露头角,但国内足球运动的不景气仍然制约着专业足球产业的发展,加上实际经营中,仿冒国际大牌以及低端回力足球鞋不断挤占市场,喜攀登足球鞋的量一直做不上去,这困扰着张嘉猛。
调头改做其他产品还是继续坚持专业足球鞋的定位,这样的两条路出现在喜攀登面前,而喜攀登依然选择坚持,他们要等待中国足球英雄的出现。
现在,贴牌生产及自有品牌的足球鞋产品,已经占到了喜攀登产品结构的80%,而外销产品已经远销美国、欧洲、中东和南美。
抢占足球大省市场份额
在等待产业复苏的漫漫长夜中,究竟要点燃哪一盏灯,才能在等待中稳中求进?喜攀登一边通过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等国内市场火爆的产品,弥补专业足球鞋的不足,而另一边坚信“好品质才能使喜攀登足球鞋实至名归”,加大力度做好产品研发,提高专业足球鞋的品质,来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