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薛方全,重庆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他从农家走进铁道兵营,从普通工人到代课老师,从液化气经营到天然气开采,突破垄断禁区缔造奇迹,建起中国第一条民资城市天然气管网。他不仅是胡润榜富豪,更是热衷公益的慈善家,是首位表态愿意捐款全部财产的渝商。
能吃苦的性格为创业打下基础
记者:薛总当过铁道兵、进过工厂、做过教师,这段经历对您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薛方全:今天我事业的成功,我的出生也很重要,当时我出身在农村,出生时遭受自然灾害,从小就吃苦。第二是有铁道兵的经历。我们属于施工部队,而且都是住在山沟,唯一住过的大城市—天津,那时去抗震救灾,当时是76年,天津受唐山大地震的影响整个城市破烂不堪,我们是去建设的。正因为我出生在农村以及有我当兵的经历,这给我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记者:当时当铁道兵一定是天南海北的去走,环境非常的艰苦?
薛方全:对,我当铁道兵在河北承德的一个山沟里,一呆就是大半年。我们去到河北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一个乡镇,这个乡镇就是几间民房聚在一起。我们的工作就是为铁路建设服务,因为我是在半机械化的团队,我的工作是管材料,一天三餐吃的是玉米、高粱米等,到礼拜六、礼拜天吃一顿大米、馒头。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当中我们在为国家建设,在辛勤的劳动、付出。
2.5万起家完成企业家的角色转换
记者:从军人角色,然后再到工人角色,再到教师角色,再到企业家,这几个角色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薛方全:有共同的地方。
记者:比如说?
薛方全:共同的地方是勤奋、努力、贡献。一个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无论做什么职业你只要努力,只要勤奋,你只要能奉献,那么你都会成功。
记者:做一个教师肯定是无私奉献,辛勤的园丁,而作为一个企业家就得要回馈社会,这些我们放在后面再谈。据我们了解您当初下海时,筹备了2.5万元来做资本金。今天的福布斯富豪榜也好,胡润榜也好,说你现在的资产已经达到10个亿,是当初的4万多倍。薛总是否可以跟网友分享一下,您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薛方全:可以。90年的时候,我确实靠借2.5万起家,到今天为止我不说我有多少财富,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每一年我想我对社会的捐款是在400万以上,每年资助的大学生、贫困生数以百计,我认为这块是我最值得欣慰的。
记者:当初你为什么想下海,不做教师、工人,而要去从事生意呢?
薛方全:我当时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像我们这样的人思想比较积极一些,对一些我们国有企业和一些旧的管理体制,我们不太适应。所以,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冲破这种世俗的观念,我们自己去创业。
发现大商机毅然投资贫困地
记者:当时创业时是单纯的买卖生意,而发展到现在的民生能源集团,从名字上可以看得出薛总是越做越强。
薛方全:我们的公司真正的成立实际上是96年,因为96年以前我们搞的是小摊小贩,不成规模,去搞零售的配送、安装。96年才成立公司。2006年成立民生能源集团,现在集团下设了一个能源股份公司,也成立了一个控股公司,正在筹建城市经营有限公司。
记者:薛总的事业真是越做越强。最开始您是从事液化气,为什么后来从事天然气,当时怎么有这个胆识去做这个事呢?
薛方全:刚刚起步时从小摊小贩开始,只有2.5万的资本金,我们从西北把它运过来。当时在大西南地区、成渝地区没有液化石油气,这里是一个空白。我们就利用市场、资源的优势,实际上就是一种长途的贩运。这样,我们就越做越大。到96年的时候,重庆直辖市后,我想作为重庆的民营企业来讲,是一个好的机遇到了。我们就在谋划更大的发展。当97年直辖市挂牌以后,当时市委的主要领导就在我们到渝东南地区去考察、投资。当我进入渝东南地区以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我们那里经济比较落后,山高路险,当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当时中石油只把天然气开采出来,没有利用,我看到这样一个好的商机,我就毅然决定投资建管道,在贫困地区燃起星星之火。
深入分析形势破除潜在风险
记者:在贫困地区地形复杂,难度也很大,当时你考虑这些风险因素了吗?
薛方全:我做了具体分析。第一,改革开放,从79-97年(接近20年),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全国发展速度都很快,特别是东北沿海地区,我们西部这一块来讲,只是发展的速度慢一点,它总的来讲还是会慢慢跟上西部发达地区,意思是说这里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第二,在这一贫困地区,特别是“五零山区”铺设管道难度很大,所以这就是铁道兵的精神凸显出来了。总的来讲,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现在毕竟就只是架一条管道而已,所以有铁道兵这样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把管道在几年之内,在贫困地区、在“五零山区”建起了很长的管道,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没有的。当时我们也受到了很多非议,当时去的项目有53家企业,到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家。当时去的很多人都是找承包、兼并一个什么企业。
记者:他们想找现成的,不想找成本高的项目?
薛方全:对。当时还有几个老板讥讽我,说我是神经病,说这么贫困的山区,你来建什么?我当时还是执着的追求,通过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见到了曙光。现在回过头来看,现在企业家又是另外一番评论了,说薛老板真有眼光。
把握政策创民企进垄断业之先河
记者:当时还有一点就是作为能源产业,毕竟以前是国家垄断的产业,而你做的项目是民资的形式,个人的私营经济,在国家方面以前是一片空白。当时你那么大的勇气去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政策上的空白,对于政策上的影响,或者政策的漏洞也好,你怎么看待呢?
薛方全:这个问题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的政策。当时我们直辖市成立,我们“五零山区”的区县,在对招商引资政策上,只要不是黄金白银不是贩卖军火、贩毒,什么事情在这里都可以干。当时国家对这块来讲都是国营的,但也没有命令禁止民营企业去经营,所以我们就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先河。
记者:从96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国家的环境政策有哪些改变呢?我们还可以利用政策环境做哪些事情呢?
薛方全:现在来讲,这里面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宽松。特别是我们国务院2005年出台的一个《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三十六条,就为我们敞开了大门,我们不但可以经营中断的分销商,而且我们还有更深层次垄断的产业都能进入,也不排除今后一段时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