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薛方全,重庆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他从农家走进铁道兵营,从普通工人到代课老师,从液化气经营到天然气开采,突破垄断禁区缔造奇迹,建起中国第一条民资城市天然气管网。他不仅是胡润榜富豪,更是热衷公益的慈善家,是首位表态愿意捐款全部财产的渝商。
能吃苦的性格为创业打下基础
记者:薛总当过铁道兵、进过工厂、做过教师,这段经历对您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薛方全:今天我事业的成功,我的出生也很重要,当时我出身在农村,出生时遭受自然灾害,从小就吃苦。第二是有铁道兵的经历。我们属于施工部队,而且都是住在山沟,唯一住过的大城市—天津,那时去抗震救灾,当时是76年,天津受唐山大地震的影响整个城市破烂不堪,我们是去建设的。正因为我出生在农村以及有我当兵的经历,这给我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记者:当时当铁道兵一定是天南海北的去走,环境非常的艰苦?
薛方全:对,我当铁道兵在河北承德的一个山沟里,一呆就是大半年。我们去到河北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一个乡镇,这个乡镇就是几间民房聚在一起。我们的工作就是为铁路建设服务,因为我是在半机械化的团队,我的工作是管材料,一天三餐吃的是玉米、高粱米等,到礼拜六、礼拜天吃一顿大米、馒头。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当中我们在为国家建设,在辛勤的劳动、付出。
2.5万起家完成企业家的角色转换
记者:从军人角色,然后再到工人角色,再到教师角色,再到企业家,这几个角色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薛方全:有共同的地方。
记者:比如说?
薛方全:共同的地方是勤奋、努力、贡献。一个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无论做什么职业你只要努力,只要勤奋,你只要能奉献,那么你都会成功。
记者:做一个教师肯定是无私奉献,辛勤的园丁,而作为一个企业家就得要回馈社会,这些我们放在后面再谈。据我们了解您当初下海时,筹备了2.5万元来做资本金。今天的福布斯富豪榜也好,胡润榜也好,说你现在的资产已经达到10个亿,是当初的4万多倍。薛总是否可以跟网友分享一下,您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薛方全:可以。90年的时候,我确实靠借2.5万起家,到今天为止我不说我有多少财富,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每一年我想我对社会的捐款是在400万以上,每年资助的大学生、贫困生数以百计,我认为这块是我最值得欣慰的。
记者:当初你为什么想下海,不做教师、工人,而要去从事生意呢?
薛方全:我当时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像我们这样的人思想比较积极一些,对一些我们国有企业和一些旧的管理体制,我们不太适应。所以,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冲破这种世俗的观念,我们自己去创业。
发现大商机毅然投资贫困地
记者:当时创业时是单纯的买卖生意,而发展到现在的民生能源集团,从名字上可以看得出薛总是越做越强。 薛方全:我们的公司真正的成立实际上是96年,因为96年以前我们搞的是小摊小贩,不成规模,去搞零售的配送、安装。96年才成立公司。2006年成立民生能源集团,现在集团下设了一个能源股份公司,也成立了一个控股公司,正在筹建城市经营有限公司。
记者:薛总的事业真是越做越强。最开始您是从事液化气,为什么后来从事天然气,当时怎么有这个胆识去做这个事呢?
薛方全:刚刚起步时从小摊小贩开始,只有2.5万的资本金,我们从西北把它运过来。当时在大西南地区、成渝地区没有液化石油气,这里是一个空白。我们就利用市场、资源的优势,实际上就是一种长途的贩运。这样,我们就越做越大。到96年的时候,重庆直辖市后,我想作为重庆的民营企业来讲,是一个好的机遇到了。我们就在谋划更大的发展。当97年直辖市挂牌以后,当时市委的主要领导就在我们到渝东南地区去考察、投资。当我进入渝东南地区以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我们那里经济比较落后,山高路险,当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当时中石油只把天然气开采出来,没有利用,我看到这样一个好的商机,我就毅然决定投资建管道,在贫困地区燃起星星之火。
深入分析形势破除潜在风险
记者:在贫困地区地形复杂,难度也很大,当时你考虑这些风险因素了吗?
薛方全:我做了具体分析。第一,改革开放,从79-97年(接近20年),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全国发展速度都很快,特别是东北沿海地区,我们西部这一块来讲,只是发展的速度慢一点,它总的来讲还是会慢慢跟上西部发达地区,意思是说这里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第二,在这一贫困地区,特别是“五零山区”铺设管道难度很大,所以这就是铁道兵的精神凸显出来了。总的来讲,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现在毕竟就只是架一条管道而已,所以有铁道兵这样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把管道在几年之内,在贫困地区、在“五零山区”建起了很长的管道,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没有的。当时我们也受到了很多非议,当时去的项目有53家企业,到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家。当时去的很多人都是找承包、兼并一个什么企业。
记者:他们想找现成的,不想找成本高的项目?
薛方全:对。当时还有几个老板讥讽我,说我是神经病,说这么贫困的山区,你来建什么?我当时还是执着的追求,通过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见到了曙光。现在回过头来看,现在企业家又是另外一番评论了,说薛老板真有眼光。
把握政策创民企进垄断业之先河
记者:当时还有一点就是作为能源产业,毕竟以前是国家垄断的产业,而你做的项目是民资的形式,个人的私营经济,在国家方面以前是一片空白。当时你那么大的勇气去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政策上的空白,对于政策上的影响,或者政策的漏洞也好,你怎么看待呢?
薛方全:这个问题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的政策。当时我们直辖市成立,我们“五零山区”的区县,在对招商引资政策上,只要不是黄金白银不是贩卖军火、贩毒,什么事情在这里都可以干。当时国家对这块来讲都是国营的,但也没有命令禁止民营企业去经营,所以我们就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先河。
记者:从96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国家的环境政策有哪些改变呢?我们还可以利用政策环境做哪些事情呢?
薛方全:现在来讲,这里面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宽松。特别是我们国务院2005年出台的一个《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三十六条,就为我们敞开了大门,我们不但可以经营中断的分销商,而且我们还有更深层次垄断的产业都能进入,也不排除今后一段时间开放。
[NextPage]
员工管理:以人为本破除距离
记者:薛总在宏观政策经济把握方面确实很好。我们看一个微观问题,有网友问,您现在管这么大的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方面你有什么心得和手段?你怎么处理你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呢?
薛方全:首先我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来管理我的企业。员工与老板之间从感情上我们是没有距离的。
记者:为什么这么讲?是否可以具体阐述一下零距离是怎样表现的?
薛方全:对,这要看老板的个人素质了。我这个人出生比较贫苦,在这一生当中我吃过很多苦,我也理解员工地。当员工的滋味我也有过,我经常换位思考,当我当员工的时候怎么来对待老板,当我换位思考之后我很能和他们沟通。现在我吃两顿饭我都和员工一块,除了有特殊的应酬以外。平时,我们工作上很认真,工作上是有距离的,但在生活上和他们一起沟通。所以我们企业很和谐,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很和谐,员工的“五险一金”我们全部交到位。每一年我们也搞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比如说五一、十一,这个长假不放假,为什么?员工基本素质与现代化企业要求有差距,我们就利用长假进行素质培训。实际上这是员工的福利,他们也理解。
反过来讲,我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春节我们现在有21个省市的员工在公司供职,如果我们五一、十一都放假,有人一两天路程来回,三四天路程基本上就没有时间休假了。如果把假期用来培训,把假期的时间加到春节里,我们春节放假时间一般是20天左右,这满足了员工探亲、春节回家的需要。我认为这样的管理还是一个创新。
记者:确实企业人性化管理是很重要,这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核心文化能够得到加强。我看到你们的民生网页上有这么一句话:企业家的品格,决定企业的品格。
薛方全:我是最早上班的一个,也是最晚下班的一个。早上我是6:50起床,7:00洗漱,7:45到公司,8:30上班。
记者:时间很准?
薛方全:对,每天7:45准时到公司。如果有应酬和其他的会议就不一样。回去以后晚上大概21:00以后就和员工交流、谈心,生产上的事情要过问一下,这实际上是起督促的作用。我们现在搞优质服务,我就经常以客户的名义去抽查优质服务的客户电话等,看我们的员工是怎么处理的。
[NextPage]
企业文化:双百民生服务
记者:你是有条不紊的去做,你们民生能源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呢?
薛方全:企业文化总的来谈,要服从、服务于我们的双百民生,一个叫“百年民生”就是打造百年老店,一个是百亿民生,就是我们在2020年要达到百亿销售。作为文化来讲,我们就要为我们定位的双百民生服务。
记者:百年民生注重品牌的塑造,而百亿民生是企业发展的目标?
薛方全:对。
记者:薛总,你上班的时候有遇到过烦心的事吗?
薛方全:烦心的事每个人都有,我烦心的事来自社会多一点,家庭的烦心事基本没有。现在这个社会是这样一种现象,对我来讲,我就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比较强,我的慈善爱心这方面我做得比较多。这一块烦心的就比较多。社会上很多人,我现在基本上都能收到信。你做这么多慈善,我有困难需要你帮助,有很多是素不相识的。曾经有一个内蒙呼和浩特的一个人,早上到我办公室两次,但两次我都给他谈一点资助,但两次以后,第三次就没有管了。像这样的事情就比较烦心。我今天又收到信了,信里说他曾经是什么,现在拖儿带女怎么样的,他还说到他也当过兵,回来的时候两手空空。我就说你为什么要我资助呢?我也当过兵,我回来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我觉得你要用自己的勤劳、自食其力。我们重庆的搬运、棒棒都能自食其力,为什么你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要资助的是确实因为天灾人祸,因为不可抗拒的事情发生的对象。
今天我们有一个考上清华的大学生,他的父母亲都是下岗工人,他的母亲正好是我们企业的清洁工,他母亲确实负担不起他的学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资助。有的人自己的伙食都挣不上,你还算什么?
2600万捐助慈善事业
记者:社会上的人一般不会厚着脸皮去乞讨,而是努力去为自己赢得一份生活,就算赢得捐助,也不是自己去索取的。
薛方全:对。
记者:你捐给慈善协会的钱我们可以统计,但很多都是捐得需要帮助的人,这没有办法统计。你认为你捐了多少呢?
薛方全:从2001年以后,有了一点回报以后,到现在为止我们捐助的现金(以现金计算)大概是2600万。但是,作为其他的慈善家来讲,我还差得很远。但对我自己来讲,在贫困地区投资,搞基础设施我们回报也不丰厚的情况下能捐出2000多元来,我认为还是很不容易的。我现在设立了2000万的基金,每一年是400万以上,这基本上和我们的企业匹配,也就是说今后我们的利润3%-5%将作为公益事业。
记者:这主要是捐助给哪些贫困的对象呢?
薛方全:我们捐助的是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侵蚀,还有一种是助学,今后可能还要搞一部分——残疾人事业的捐助。
记者:薛总,你做这么多的捐助,2600万一捐出去,这个数字很大的,而你非常谦虚,你自己认为还做得很少,是什么促使你去做这些呢?
薛方全:第一,因为我一生下来,两三年以后就是自然灾害,我吃了很多的苦。我知道吃苦的味道,我知道当时如果我在那个时候有一个人给我一个馒头吃,我会认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有这么一个庞大的人群还没有脱离贫困线,这些人需要我们去拯救。所以,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去拯救他们,他们从心里也会感激我们的。那么,作为我们来讲也尽了一份社会责任,心里也很欣慰。
“是否开采天然气看政策变化”
记者:从一开始天然气开采问题从原来的“不禁止”到现在的“明确允许”,你突破的天然气的禁区,注册资金要40亿,你有没有开采天然气的构想呢?
薛方全: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记者:但也不能回避这个话题。
薛方全:这个问题要看国家今后的政策。作为2005年发展非公经济三十六条上谈了,要逐步开放国家很多的领域。很多垄断的领域也允许外资进来,我想能允许外资进来做的事情,那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具体怎么做,我们就要慢慢看政策的变化。
[NextPage]
企业做大突破点:政策环境
记者:目前企业遇到的发展瓶颈是什么?比如说规模上等。
薛方全:发展的瓶颈来讲,有一点抽象。
记者:你现在想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你认为突破点在哪里?
薛方全:有些突破点还是政策上的突破。我们有一些政策实际上还是一道玻璃门,比如说我们很多资源配置的问题,对非公经济来讲有些根本就排不上号,还挂不上号。在这方面我想应该是政策上的问题。
记者:你可不可以从政策上说一下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或者反映一些问题?
薛方全:这个是领导考虑的问题,我们不去过多的评论。
民企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记者:我再继续下一个问题。从12月1日起,《能源法》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是不是开启一盏新能源开发的绿灯?
薛方全:我的想法是公有制资源、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获取能源、资源配置上应该平等,就仅此而已。
记者:我认为这一点如果放得开,很多企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现在很多企业因为这一点,受到了一些限制。
薛方全:我们在重庆供了几个区县,但到今天来讲还没有用到过一立方米国家配置的资源。我们是用民生能源的信誉、各方面的资源,自己找资源,来为重庆的社会经济建设来服务。
记者:做一个企业,如果是天然气资源配置的限制完全没有的话,成本是否要高一些?你开采天然气是否有成本的考虑?
薛方全:对开采这些敏感的话题我们暂时不去讨论了它。
记者:那薛总是否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你的现状?
薛方全: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在我们国有企业不去投资的地方,通过我们自己去努力获取的资源,再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造福。
记者: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当中,中国政府表示要调控能源价格。
薛方全:这无所谓,首先价格是适应市场的,我想公有制企业能办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只要一视同仁就行。
记者:就是地位上平等?
薛方全:对。
记者: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我们就不多谈了。
《反垄断法》是民企的福音
记者:前一阵8月30号国家通过了《反垄断法》,这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那些机遇?请你谈一下这方面的看法?
薛方全:我认为《反垄断法》是我们的福音,是一个好事。现在这些垄断行业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目前很多地方还只是一道玻璃门而已,如果要迅速的推进,我们还要有比较详细的实施细则,这样才行。
记者:我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多的要自己想办法,还需要我们自己找机遇,善于发现市场的空白。比如说你做的天然气的开发,完全是自己主动去找机遇,别人没有看到,你看到了。
薛方全:对,我认为只有反垄断,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劳动合同法》民企应坚决拥护
记者:这句话说的好。我们再关注另外一个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条例——《劳动合同法》,很多法律界人士也好,企业界人士也好,他们认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比如说企业工作一个月不签合同,要付双倍的工资等。
薛方全:任何一部法律都是逐渐的完善,现在的《劳动合同法》,现在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中,在很多地方还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探索。我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也是考虑了我们全社会的和谐,全社会的稳定。也是为了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这样的一个根本点来出台的这部法律。作为民营企业的业主来讲,我们也坚决拥护,按照法律法规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被称为“叫板”两石油巨头的企业家
记者:我们来看几个网友的提问。有个网友说,薛总是与中石油、中石化“叫板”的民营企业家,你怎么看?
薛方全:这个话得太过了一点。
记者:我认为你有这个魄力。
薛方全:对,我有这个魄力,但没有这个实力。目前的政策对我们还不是很有利。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会更好一些,我们现在一个是站在山坡上,一个站在山谷下,不在一个平台。比如,我原来投资的一个地方,我们去投资,也算是和国有企业“叫板”。
记者:我们是不是用他们不想用的一些资源?
薛方全:我们所有的资源,能赚很多大钱的地方都是国有的。他们认为不赚钱的地方,相当于他们不去的地方我们才去投资。我们去投资这些地方不是不赚钱,还是有微利的,因为搞企业不赚钱是不可能的。我们利用体制上的优势,利用我们不怕苦,能奉献的精神来加强我们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在这种艰苦的,而且也是在夹缝当中求生存,找一点利润。
记者:薛总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反垄断法和劳动合同法说了自己的看法。我想问一下企业的目标和企业家的目标有没有相通的地方?
薛方全:企业家的目标就是我们希望在西部做得最强、最大。我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体现我自己人生的价值,我并不是说我个人需要有多少的资产,需要有多少的财富。
[NextPage]
“企业做大了别忘回馈社会”
记者:你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更注重自身形象的铸造,你对媒体报道你是胡润榜的富豪等,你有没有反感?
薛方全:我认为只要是正确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媒体的工作就是报道这些,如果他不报道这些,他干什么呢?我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另外,有人怕暴富,而我不怕暴富。现在企业规模确实这么大,但我还在发展当中。在发展的基金当中拿出一部分来回报社会,那么我是直接的捐助,是一种回报社会的形式。另外一种形式,我给山区人民造福,减少气体排放、安置员工等,这都是为社会做贡献。
记者:你从下海以来这么多年来的奋斗,有没有一些朋友帮助过你?在此你想对你帮助过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薛方全:帮助过我的朋友很多,我帮助过的朋友也很多。我想对帮助过我的朋友说一句话:我一生一世都会记得你们。我想对我帮助过的朋友也说一句:你在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以后,请不要忘记回馈社会。
记者:在此,我们就感谢薛总做客,也祝民生能源越做越大,早日实现天然气开采的梦想,打造成“百年民生、百亿民生”。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