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中国区CFO董仕帆此前曾向记者透露,“在家乐福我们建立了一个热线,有全国统一的热线号码和热线接待中心。我们的供应商在和家乐福的员工进行谈判或者说涉及回扣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这个热线反映给总部。目前,这个热线由我领导的财务部直接管理,对中间出现的行贿等违规现象进行处理,从而也表现出我们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高度尊重的商业道德。”
不仅是家乐福,英国零售商特易购、德国西门子也在积极推进反腐工作。记者获悉,特易购于近日开除了一名防损部高管黄仕哲。特易购副总裁庄南滨表示,特易购虽然分大区营运,但是采购权限在总部,较利于防止采购腐败。而反腐也是公司常态,不称之为“风暴”。深陷“贿赂门”的西门子,则在内部启动了名为“compli-ance(合规)”大规模反腐举报机制。不光西门子员工可以通过内网进行举报,西门子的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均可通过24小时热线进行举报。西门子方面更强调,“公司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腐败案相关的线索”。
■名词解释
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报销各种费用、提供境内外旅游等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关链接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事件回顾
●2003年12月,沃尔玛曝出“行贿”丑闻。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邹丽佳在报审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时,为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彭木裕的妻子程楠在香港导购,并为其支付了10余万人民币的购物费。
●2004年3月,世界500强之一、知名制药企业默沙东(MSD)公司解雇了20多名中国分区副经理和医药代表,理由是“假以学术推广的名义报销娱乐费”。
●2004年4月6日,电信设备生产商朗讯科技中国地区四高官因“在企业运营中存在财务舞弊及内部管理控制不力”而集体翻船,其中包括中国区总裁戚道协、首席运营官关赫德和财务主管、市场部经理。朗讯表示,该公司在针对《反海外腐败法》的执行情况对其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部门进行审查时,发现了中国区存在的问题。
●2005年5月,全球最大的诊断设备生产企业DPC中国子公司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被告发从1991年到2002年期间向中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的现金,用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DPC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德普公司从中赚取200万美元的利润。
●2006年1月,日本著名油漆厂商立邦漆也身陷入“贿赂”丑闻。长春油漆市场工商管理人员发现,选用立邦漆的一些油漆工会得到额外的补助或者奖励。也就是说,立邦漆利用隐性的“回扣”收买施工人员,增加其销售业绩。
●2006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恩照涉嫌在批准信息技术(IT)合同时收受贿赂,知名IT厂商IBM公司被卷入此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到,IBM曾向一个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