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明:前段时间曾写过一篇关于达利模式的文章,曾引起很多同行的关注和探讨。为了进一步说明CBCT的观点,我抽时间重新写了这篇文章。需要说明的事,所有资料均来自公开材料和市场信息,所作研究也只限于交流和研讨,算作抛砖引玉之作,没有任何其它商业目的,如有谬误,请批评指正。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在中国市场上,“模式制胜”一直是许多企业关心的热点话题。所谓“成功总是有方法,失败永远有理由”,领先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后来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中国食品市场,前有杭州“娃哈哈”的成功,后有福建“达利”集团的崛起,都引领行业风骚,激荡无数。而这中间,还有康师傅、统一、王老吉这些中外优秀品牌。
这个品牌群的成长,几乎浓缩了中国食品企业的发展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上的得失成败,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为更多的后来者提供了一部最鲜活的案例,探索了一条最接近现实的道路。
因此,我们关注它们。
上篇:达利模式就是“中国模式”?
食品行业的“达利风暴”
从2001年到2007年,达利集团先后推出达利园、可比克与好吃点三个子品牌,继而推出“和其正”凉水茶等饮料产品,在全国打出了一片市场。业内瞩目于达利的成就,并将其成功的经验归结为“达利模式”。人们普遍认为,在食品市场,“达利模式”凶狠并且高效,对于大多数发展中企业来讲,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市场表现似乎也确实如此,自达利之后,休闲食品行业内细分市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使用明星代言的比率大大提高,食品的营销投入也越来越大……可以看出,不少食品企业已经将达利模式总结为市场的课本,并奉为圭臬。
破解“达利模式”
我们认为,达利的成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要素的成功把握和大胆运用:
首先是产品策略上的成功。
达利虽然拥有派类食品、德国威化、意大利曲奇等各类生产线一百多条,产品涉及饼干、糕点、休闲食品等系列共三百多个品种,但多年来,达利集团一直是坚定地奉行“拿来主义”的战略,直接选择技术已经成熟、市场销量不错的外国舶来品进行跟进和复制。无论是蛋黄派,还是薯片,在产品选择上,达利的策略都是如出一辙。
达利的聪明,使得它规避了大量的研发投入风险,并且利用中国市场劳动力低廉的特点,能够迅速实现大规模制造、大规模销售,使达利一开始就建立了低成本快速扩张的竞争优势;也正是这种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的能力,维持了达利在市场上的人气和号召力。
其次是传播策略的成功。
达利继承了福建运动品牌的优秀传统,大胆采用“明星代言+大广告投入”的宣传推广战略。历年来为达利代言的娱乐、体育明星包括:周杰伦、许晴、冯巩、赵薇、郭晶晶、陈道明、刘若英、高圆圆等等,如此众多的明星,几乎创造了中国企业界一个新的吉尼斯纪录。
可以说,“明星策略”已经为达利模式的标签性存在。根据目前中国市场的特点,拥有大规模的广告支持,无疑是拥有了强大的市场战斗力,在过去,它正是以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投入,在市场上形成摧枯拉朽之势,从而出奇制胜。
再次是网络和通路建设的成功。
在上市之初,达利集团便不遗余力进行高密度的网络、通路建设,一时竟拥有六家集销售和生产为一体的分公司、1500多位经销商、1万多家批发网点和85%以上的终端渠道占有率,在全国市场上形成了大规模的网络、通路优势,使得达利获得了展开自己营销布局的空间。
这些来,达利在市场上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布局,以商超打形象,以流通走销量,不断拓展市场线,做通、做透每一级市场,实现了产品销量与知名度双重提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达利模式是一种基于市场考虑的进攻性特别明显的商业模式,适合于打市场突击战,以迅速占领市场。
达利模式的主要问题
数年的狂热褪去之后,达利在成长中也暴露无遗了一些自己的问题,冷静下来的观察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利模式”。事实上,作为一种进攻型的商业模式,达利模式固然可圈可点,然而其劣势却也客观存在。
首先,多品牌策略,无法形成有效的品牌凝聚力。
从达利集团几大子品牌——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等,可以看出达利的选择类似于宝洁,每一大类产品均大胆使用不同的子品牌。这个策略说明达利深刻明白食品消费的特性,力求在产品上拥有强烈的个性风格,以实现对消费者的“分割包围”。
但是,达利疏忽了一点:宝洁公司推出子品牌系列,是基于“宝洁”本身较为强势的母品牌基础上的,而且宝洁在实现多品牌管理上已经摸索多年,拥有较强的品牌管理能力,而达利却并没有这样的优势,其资源、团队和管理能力也并不能支撑这一巨大的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