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国第一台程控交换机诞生,之后的20年中,BP机、大哥大、手机成为伴随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成长的音符,如今中国有5亿用户正在享受移动生活的美好。作为这些音符的演奏者之一----摩托罗拉不但见证了这段历史,也完成了自身在华20年的华丽转身。
“摩托罗拉在二十年前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策——进入中国。”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高瑞彬如此开始描述摩托罗拉的中国情结。
从零到三个百亿
1987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办事处。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而这股大潮给摩托罗拉带来了一个崭新又有无限潜力的市场。作为率先进军中国市场的跨国手机巨头,1987年至1995年期间,摩托罗拉在中国BP机和手机市场独领风骚。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增长。”高瑞彬表示。
1992年,摩托罗拉斥资1.2亿美元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在当时看来,这个大手笔充满了风险。
“从摩托罗拉在中国发展的长远考虑,我们认为需要通过技术和外资的融入来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高瑞彬说。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明智的。高瑞彬表示,在此基础上,摩托罗拉和中国获得了双赢局面。“该合作项目被引为中美合作的样板,也奠定了摩托罗拉的市场地位。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摩托罗拉支撑全球市场的基地。”
之后,摩托罗拉中国团队立即确定了第二阶段的发展路线图——本土化。“目前,摩托罗拉管理人员达到本土化达到90%,员工则基本为中国人。包括摩托罗拉跟本地的合作伙伴也不仅只是供应的关系,更有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前期的投入借助本地化为摩托罗拉奠定了稳定的基础。”高瑞彬介绍说。
当摩托罗拉行进至2001年时,他们遇到了和很多跨国公司同样的转折点--中国加入WTO。在缩小还是加大对中国投资的抉择中,摩托罗拉坚决地选择了后者,并定下5年内达到“三个百亿”的目标,即到2006年实现产值一百亿美元,累计投资额一百亿美元,本地采购额达到一百亿美元。
不过,从摩托罗拉以往公开的数据看,完成三个百亿目标的时间已提前至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