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品牌故事

英国品牌的启示——连载一


[ 派力营销 全球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7/6/28  ]    ★★★

  讲故事
 
  罗琳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她充分挖掘了这个品牌所代表的价值,并且很好地驾驭了口碑的效应,使哈利·波特成为无论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能接受的品牌,大家都能从中感受到童真和善恶。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打造这样一个品牌是再合适不过了。
 
  无论是 Apple、Disney、Starbucks,还是哈利·波特,都有着吸引人的品牌故事。影响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品牌所代表的功能和价格因素,更多的是品牌本身给人的感觉。哈利·波特受到欢迎,就是因为这个品牌的故事感;魔法小子哈利本身曲折离奇的命运就是这个故事的核心。这个故事非常曲折有趣,时时出现九死一生和柳暗花明,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哈利是一个活的品牌,它不停有新品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书是 1997 年 6 月 30 日出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接下去的半年里仅在英国就售出了 30000 本,第二本书 1998 年出版的《哈利·波特与密室》很快通过口碑效应成为英国图书畅销榜的榜首书籍。在接下去的两年里,又有两本书相继出版。
 
  2001 年 11 月,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成功地促进该书的推广,新书的不断发行也推动了电影的放映。其实,“哈利·波特”的兴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伴随着很多负面新闻。比如,有些人经常举行活动来抗议“哈利·波特”把孩子们教坏。再比如 1999 年 10 月,美国的一些家长就举办集会,严厉谴责作者描绘了隐身怪这样的角色,把孩子们吓坏了。
 
  随后,在新墨西哥州甚至还发生过焚烧书籍事件,有些人将哈利·波特当成了魔鬼的化身。在美国就有这样一个牧师,在《哈利·波特与密室》这本书出版的当天,当着众人面把几百本书当众粉碎。一位小学老师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波特论坛,让父母们不要把书中内容读给小孩子听,因为其中有很多超现实的内容。更不用说有很多基督教组织发起了一些活动反对哈利·波特对孩子们的影响。
 
  那么,这些反面事件有没有对“哈利·波特”产生负面影响呢?事实上,这些事件可能恰恰帮助了“哈利·波特”,因为所有这些事件都帮助“哈利”创造口碑,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报纸和电台上各种层出不穷的事件为哈利·波特增强了新闻性。我们想想中国的品牌,有些品牌为了一夜成名,甚至花钱请人来做负面新闻,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品牌意识的增强。不过尤其要注意的是:知名度只是品牌的一个维度,美誉度更加重要,它要比知名度重要得多。知名度容易让品牌价值透支,而美誉度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哈利·波特 5》即将出版之前,就传出有一个主要人物会在这一集中死去的消息,结果这导致了大批波特迷们的疯狂猜测和焦急的期待,有人甚至贿赂印刷厂工人,以期待先知为快。而新书发行前夕,还多次传出神秘人物和小报把新书内容提前泄密的事件,这样的预热真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国际营销
 
  由于店家们为赢得市场份额宁肯牺牲利润,书店已经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昨天降价幅度最大的要属两家著名超市 ASDA 和Tesco 的网上商店了,它们均将新书的价格定在 8.96 英镑,这比推荐零售价 16.99 美元要低 47%。由于零售商期望通过竞争赢得最佳广告价,本周末书价将有可能再次下降。Asda 超市已做出承诺,如果消费者发现其他商家的售价更低,超市将返还差价。
 
  之前,Tesco.com 曾将一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售价下调到 7.64 英镑,降幅达到 55%。预计新书发行首日会有超过 170 万读者为它掏腰包,而发行一周内的购买人数将达到 320 万。在英国,任何一位作家都难以匹敌。即使是最畅销成人小说作家约翰·葛里逊和特里·普莱奇的新书,发行一周内的销量也不过 2 万册。
 
  各家书店和超市都明白,只要他们能拿到《哈利·波特》新书发行首周销量的 0.6%,就和取得约翰·葛里逊小说的独家发行权差不多了。况且,读者还可能因买书而在超市选购其他物品,并把他们最喜欢的图书与商店联系在一起,这些都会令商家受益。
 
  各家超市都坚信这一点,因此他们已准备好牺牲数百万英镑的利润。假使所有零售商都以全价出售该书,预计他们的利润会达到 6800 万英镑;如果新书的平均售价为 9.99 英镑,利润则降到 4000 万英镑,从而损失 2800 万英镑。大多数零售商都拒绝公布新书的最后定价,盼望着竞争对手可以把价格抬高,以防书价大幅下滑。
 
  罗琳的出版商布鲁姆斯伯里公司并未公布零售商的订货价位,不过预计可能会比封面标价低 55%。那些承诺拥有最低价的超市不可能把书价定在 7.64 英镑以下,否则就会面临亏损。
 
  “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营销是怎样的呢?在《哈利·波特 5 》英文版全球发行的日子,上海书城与外文书店首次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以前都没有做过全球同步发行,所以大家都很谨慎。刚开始时只是试探性地进了 500 本,宣传推广力度也很小,但仅第一天就卖出 120 本,第一批书很快就要脱销了,他们赶紧再进。
 
  负责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引进中国的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第一次就进货 5000 本,主要投放北京和上海两地。他们在首发式售书现场请来演员扮演哈利·波特,同时,在售书时赠送杯子、圆珠笔、衬衫等纪念品。
 
  悬念成为推销“哈利·波特”最好的“魔法”,“吊胃口”的做法让哈利·波特的出版商与发行商屡试不爽。“哈利·波特的好朋友中究竟是谁死去了?哈利·波特与谁谈恋爱了?”早在《哈利·波特 5 》正式出版之前,出版商就在“波特迷“的头顶涂上了搅人心神的“黄油”。
   
  罗琳在写完前 4 部之后,整整停了两年才推出《凤凰社》,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看似无意的安排,事实上起到了非凡的效果——连续地强烈刺激读者之后,突然停顿两年,让这些读者在未产生厌恶之前,又获得充分积蓄阅读欲的时间。而今年,这种对续集的渴望已经达到了峰值,他们完全把握住了读者的心理。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福布斯富豪刘永行成功注册了“哈利·波特”商标。上海东方希望投资有限公司于 2000 年 12 月 29 日注册了“哈利·波特”商标,并于去年底注册成功,其注册范围包括十字褡、服装绶带、修女头巾、婚纱、浴帽等。

  《哈利·波特》魅力巨大,在全球掀起了书业营销的革命,国外不少读者用倒数的方式迎接苦盼良久的新书开售。而在中国,也上演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图书营销活动。在整套图书的营销中,各大出版社都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事整合营销,包括前期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渠道建设等一系列的行动。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娃哈哈11年前为何联姻达能?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英国品牌的启示:连载二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