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抱团壮大联合上市
即使对于圈内人士来说,领跑也相对陌生。因为没有坚定的逐鹿中原的野心和决心,2006年深圳龙浩、沈阳鹏达、四川劲浪等天南地北的诸侯们不愿放弃自己盘踞多年的地盘,而委身新品牌另起炉灶,成立“领跑”。
领跑的目标很明确,抱团壮大,联合上市,将利益最大化。
然而事实上领跑的出现也是无奈之举。单做零售,要么被百丽或宝元收购,要么自寻出路,与其坐视吞并,不如相互扶持再立山头。
整合后的领跑,不仅有难于入侵且不断扩大的地缘优势,年销售额也突破20亿的规模,后劲十足,加上耐克、阿迪达斯的鼎力支撑,已完全有实力抗衡大风大浪。它与百丽、宝元的斗争,从市场业务层面延伸到资本市场,多家诸侯的整编融合需要时间,三家公司上市前的综合实力比拼及上市时机的把握,将是领跑的挑战和机遇。
其他品牌:资本救赎
连同港资的百丽、台资的宝元、内资的领跑等等,渠道与资金双管齐下的上市风潮及并购冲击,对于地方中小诸侯而言,无异于洪水猛兽,杀伤力极强。相比之下,其余的运动品牌也望风而动。无论是广东盛世长运、上海文武体育等地方霸主,还是361度、特步等本土品牌的领头羊,在应对强势竞争压力的同时,等待被收购成了不可逆转的选择。
☆KAPPA:在2006年之所以能创造二十多亿的业绩,迅速抛离CONVERSE、PUMA等第二集团军,荣登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季军宝座,很大一部分原因缘自当初下嫁中国总代理北京动向公司。长久的联姻使北京动向安心把KAPPA当自己的品牌,毫无顾虑地下决心经营,使整体营运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市场推广、商品开发上的竭尽所能,直接推动KAPPA渠道建设水到渠成,2006年业绩超过1亿元的客户达到12位,而他们2007年定单超过2亿元,KAPPA全年业绩超过30亿大关已不让人惊讶。不过,KAPPA在渠道建设中与百丽等渠道的关系是以合为贵,合作营造新的生命线。有良好的业绩及成长率支撑,“北京动向”再创市场奇迹指日可待。
☆安踏:涉足多品牌渠道建设、进行自我救赎。一方面是在国际品牌压迫下,品牌短期内难再上台阶;另一方面传统渠道模式无法融入国际化的大潮;再者在品牌能量及渠道制度等因素制约下,新兴渠道建设上缺乏主动权。基于以上硬伤,安踏选择开辟第二条战线,打通综合品牌渠道。利用富余资金与人脉,在将安踏做深的同时,拓展品牌宽度,当前,安踏的规划已取得阿迪达斯的强力支持,安踏顺利取得其代理资格,迈出了混合双打的第一步。不久,又获得KAPPA的福建市场整编许可,安踏那福建商人特有的灵动触角开始由福建起步向华南、全国延伸。
此外,361度与特步在2008年前依然力拼终端,将数以千计的二、三线店铺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过这种对传统模式的偏执,很可能导致361度们失去与国际品牌并肩前进的大好机会。
资本似乎越来越垂青体育用品公司,经营UMBRO的广州白云公司被香港某上市公司收购,不仅领先其它品牌一步提前进入资本市场,而且营销中心将搬迁到最靠近香港的深圳罗湖。而经营曼联、巴萨、米兰等超级俱乐部授权品牌的富堡公司,与白云同属香港天生集团,资金充裕后两线合一,使其品牌、渠道、资本等多方面的威力更好地释放出来,表现出坐二望一(耐克等第一军团,KAPPA等第二军团)的决心,不容小视。相信同为第二军团的PUMA、REEBOK等众多国际品牌,参与奥运角力的决心并不亚于UMBRO,这必然给本土品牌凭添更猛烈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