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说:“中国市场,推进产品占领市场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市场手段建设品牌的过程,企业即使建立了品牌也无法令市场占有率提升---这不是说品牌不重要---在中国,最终消费群不能、也无法只依赖品牌购买产品。”又说:“渠道是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外部力量,产品被市场认可同渠道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很赞同陈教授对中国市场的观点,特别是在企业初涉市场的不规范阶段的渠道状况。笔者认为,陈教授的理论对于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市场尤其吻合,深刻指出为本土运动品牌的成长规律。安踏的品牌成长,一直遵循了上述市场规律,所以它能以渠道建设为核心且以四两搏千斤的中国功夫建立自己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
从1991年开始安踏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用8年时间建立坚实且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完成了第一步的布局系统。这第一步网络系统的初步告捷,为未来品牌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1999年延请品牌代言人开始品牌推广,以品牌拉力快速带动渠道建设与完善。同时,也因为渠道的完善让品牌推广落到实处,这样两者的交互呼应,产生强大的品牌覆盖力。
随着市场的变化,旧的网络体系在适应新的终端需要时,已显力不从心了。2001年安踏重新规划、界定销售网络体系。对整个销售体系进行了全面完善---从流通批发、专柜迅速转为代理商和专卖店经营,且以分级经营的加盟模式进行合作,进行新一轮销售体系革新。2003年至2006年,安踏用了三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从代理到自营的网络体系构建,尤其在二、三级城市拥有极高的覆盖率。
2006年市场态势发生变化,安踏把渠道的重心转移到旗舰店的建设上来,把旗舰店建设作为渠道战略,重力推进整体市场终端升级运动。旗舰店作为运动品牌在市场上展现自己实力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魅力之大、营收力之强,真可谓是重塑市场的巨型锐器。新近安踏传出消息,每年将花三个亿以上资金投入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建设旗舰店。丁志忠宣称,将三个亿资金投放在总部直营的标杆店和直营店— 旗舰店都要求有二层楼高,成为打造一种以休闲空间、文化体验和俱乐部等相结合的多元功能的体验会所。且将于2007年五一节前,实现“一个大城市有一个安踏旗舰店”。这种时刻为顾客创造参与和提供独特价值的形式,透过旗舰店的渠道模式来完成,定将形成市场的核聚变扩散力,成就基业长青。安踏人万心归一、众志成城,立志成为中国运动品牌的枭雄。
科技领跑 实现新经济的竞争优势
品牌管理顾问王君玉先生说:“科技是第一产品力。”此话深刻道出了科技对产品或品牌的重要性。从2004年开始中国大地刮起一场科技热的浪潮。科技改变商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主张,成为未来生活的主流文化。
社会的主文化必将对体育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企业或品牌如果没有科技的创新或产品的创新,是很难在市场上有所作为,以及长续生存和发展的。
安踏听到了市场的呼声,着力产品的科技化,迎头赶上。安踏总裁丁志忠说:“技术研发是产品的生命线,科技是安踏的命脉。”为此于2005年设立“安踏运动科技实验室”致力于脚型结构、运动工学和新科技的研究。细说如下:首先,在专业篮球鞋的开发,从霸道Ⅰ代、Ⅱ代到CUBA全系列专业体育产品,到2005年CBA全明星战靴,安踏拥有着多项专利技术,尤其是安踏自主研发的“芯”技术,以其良好的保护、减震、反弹功能满足了专业运动员的需要。其次,在跑步鞋的研发,于2006年上半年推出“A-FORM天足”跑鞋系列,这是安踏最新的科研成果。据说,安踏将继续以大量资金投资到科技研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