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美还没出北京,黄光裕就已在谋划资本之旅,而且两手准备,一方面向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逼近,一方面在内地积极争取,并透过鹏润于2002年4月,与内地A股市场上以白酒为主业的ST宁城老窖的大股东宁城国资局达成股权托管协议。
与宁城国资局签定协议不久,黄光裕发现一些不好的情况,“存在不知去向的资金运作”,并终止了合作。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好在有两手准备,才有惊无险,最终让国美通过香港上市。
之后,黄光裕立即开展行动。先是在2004年9月底,套现12亿港币,后又于2004年11月底套现约14亿港元。2005年1月,又将本人持有的未注入上市的股份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再次套现14亿港元。
2006年3月底,黄光裕再次大动,将由他本人持有的占已上市18个分公司35%股份的非上市资产,以69.86亿元价格出售给国美电器,并直接套现17亿元人民币。开始以实际行动,兑现引入美国华平投资时,作出的将私人及母公司持有的内地分店网络,在5年内全部并入上市公司的承诺。但他注入的仍只是自己未有上市的一小部分国美资产而已,国美上海、香港等剩余20家分公司(简称B板块)的近200家门店,目前,仍然牢牢掌握在黄光裕的手中。
国美上市与运作是黄光裕资本路径的关键几步,但也仅仅只是几步而已。2006年3月,由黄光裕控制的鹏泰投资购了中关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关村)旗下公司“中关村建设”48.2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4月,又收购了中关村1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6年5月17日,中关村股份掌舵人,被誉为“中关村村长”的段永基卸任中关村总经理职位,黄光裕旗下的地产大将王会生接替了他的职务。几乎在完成国美并购永乐的同时,黄光裕又再次发力,继续收购中关村股份,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鼎鼎大名的中关村,也从此进入“黄光裕时代”。黄光裕也因此在内地资本市场有了新平台,为一套套新的资本组合拳在内地和香港之间不断上演,提供了施展空间。
一个是家电零售巨头,一个是国内IT元老。但黄光裕既不是为了家电,也不是为了IT,而是为他正在大展宏图的地产雄心:“要在房地产业再造一个‘国美电器’。”国美内部人士说。
打通地产产业链,介入一、二级开发,一直是希望一条龙式开发地产的黄光裕,想要做的事情,现在,他的想法变成现实。
黄光裕在地产界的崛起,是近两年的事情。但事实上,他在地产界已经多年,只不过一直走走停停,直到这两年才突然发力。
早在1990年就接触地产的黄光裕,直到1996年,才正式成立以地产和资本运作为主的鹏润集团,并设立了鹏润地产。希望以此分散风险,业务多元,并让产业实现互补、互动、互助的和谐发展。经过两三年实践后,他将这个理念归纳为“商者无域,相融共生”8个字,这也是只讲究怎么做,不讲究怎么说的他,为数不多的经营言论。
1998年,黄光裕买下由他哥哥,被他称为比自己更有钱的黄俊钦开发的一坐五星级写字楼,共32层,建筑面积达20万平米的鹏润大厦。现在,那里已是京城的一道风景,鹏润隔壁的隔壁就是微软中国总部所在地,这样的格局,让人常常想象,中国首富原来离世界首富只有一幢楼的距离。
2004年以前,黄光裕还自己动手开发完成了一个项目,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的鹏润家园。投资总额12亿左右,从1997年到2001年,运作4年,销售不到20亿。很多人据此认为投资失败,但黄光裕不这么算:“我们企业的风格还是不愿意赚取太高的利润,毕竟作为新来者我们还是想赢得一个企业形象,做长远打算。”从一些事实也可以看出他的长远用心。
销售不好时,他不想法做销售,却决定要全部做好再卖。销售好了,他又第一个打出折扣买房的广告。种种迹象都表明,他要提升并树立地产业务的口碑和影响力。而且此后,好几年他没再在地产上露过面,只有少数了解他的人知道,这期间,他一直在买地。
他认为:“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土地储备没有了,就相当于农民没有田种一样。”所以大的动作,要提早,长期准备。
大的动作很快就来了,一连串的大动作。
2004年下半年,黄光裕启动了百万平米的超大型住宅综合项目——“国美第一城”。一出手,就夺得2005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冠军,年销售额31.66亿元人民币,销售房屋5800套,平均计算,其售楼员每一个半小时就卖出一套,但实际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因为从下半年开始,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了,真的没有了。
在这个项目里,黄光裕还创新社区商业模式,推出面积10万平米的大型商业街区“国美第一商街”,吸引大至世界500强企业,小到个人商业门店的投资者纷纷前往。黄光裕认为未来社区商业中心有可能是商业地产的主流态势。并开玩笑说:“未来的人一定是有钱没时间,这样一来,谁愿意跑得很远去买东西呢?”
被人说成已错过地产黄金期的黄光裕,更不认为自己选错了时机。而且信心百倍。他说,我觉得目前房地产是可以发展、可以做大的行业。“地产我们同样有大的规划,最起码要建立起全国化和规模化,这是我的希望。今后国美在地产行业的主攻方向将是住宅、商业地产和写字楼、酒店三大板块。”再次启动地产业务后,黄光裕除鹏润地产外,还同时推出国美置业、尊爵地产、明天地产3个开发公司,并扬言,要像卖电器一样卖房子,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兑现诺言。
2005年6月15日,黄光裕与国内商业地产大鳄,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强强联手,开发商业地产,给自己36岁的生日献上一份大礼。2005年10月,国美联手香港新恒基集团在沈阳铁西推出集生产、展示、体验、技术交流、生活、办公及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具有崭新模式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国美家电工业园,进入工业地产领域。当北京东边的国美第一城还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又在北京北边推出了国美第一城的姊妹篇——明天第一城。开售没几天,售楼员就又开始说那句特别打击人积极性的话:没有了,真的没有了。而在此之前,他还在北京南边的丰台大量拿地,并在后期推出了同样颇具规模的商业地产鹏润时代广场。
此时的黄光裕再也不能说自己是个小房地产商了。特别是当他西进中关村,完成在北京东西南北的整体布局后。人们更是感受到了当初国美电器北京布局之后,冲向全国的那种雄心,甚至是霸气。
2005年年末,黄光裕接受有关地产业务的采访:“应该说我从1990年就开始做地产了,但是真正要做还是从明年开始。”可进一步证实他的低地产雄心的是,当旗下的公司成为中关村股份绝对控制人时,香港市场就传来消息:黄光裕已委任一美资公司,为其明年首季前将旗下国美低产以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形式上市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