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是个很善于打仗的企业家,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娃哈哈从1987年的儿童营养液、1991年的果奶到1996年的纯净水、1998年的非常可乐,再到2001年的茶饮料,才会做一个成一个赚一个;才会成为在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资产规模等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饮料业第一的巨头;才能在银行里摆着上10亿元的存款。
“钱多好办事”,近年来的娃哈哈已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讲究“喝”的企业,从推出瓜子到上马蓄谋已久的方便面生产线,都表明娃哈哈正在向一个更全面的“贪食”的企业进军。如今,娃哈哈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已越走越远,通过去年5月介入童装市场,其号称“跨行业经营的第一步”也迈了出来。可是,童装毕竟大不同于娃哈哈以前的“食喝”,这难免叫人为宗庆后担心:娃哈哈童装胜算能有几何?
为此,宗庆后爆出了自己的底料:“做童装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让市场说话,让消费者说话”。这在表明宗是个深具忧患意识的企业家之外,似乎也寓示了娃哈哈童装将难以驾乘其品牌影响力青云直上、一帆风顺。
品牌延伸的难题
品牌延伸通常有如下三种方式:
其一,同产品类别延伸,如娃哈哈在儿童营养液、果奶、纯净水、非常可乐、茶饮料等“喝”上所作的文章。
其二,同行业类别延伸,类似于娃哈哈无论是喝的产品,还是瓜子和今后推出的方便面,都属于“食”的大类别 。
其三,非同产品、同行业类别的跨度延伸。但需统一在品牌的核心价值形象之下,并往往在品牌的消费拥泵受众上存在较大的重叠度。不过,这种重叠更多地体现在相类似的消费价值观、相类似的消费能力等方面。
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品牌延伸方式,除了万宝路、派克、雅马哈等少数几个品牌外,还鲜见成功者。娃哈哈进军童装业,推出号称绿色健康的童装,就是在十几年来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产品的核心价值统领之下所进行的受众重叠的跨度延伸。就是在这样一条最难行走的品牌延伸之路上迈进。
正如万宝路从香烟延伸到服饰上的努力过程一样,跨度延伸显然是需要转折点,乃至进行品牌核心形象的动态再整合的。可惜的是,目前已由“食喝”延伸到“穿”上的哇哈哈,似乎还没足够重视到这些。
具体表现如下:
1、 品牌认知尚未得到顺利过渡
一想到娃哈哈,就让我们想到儿童食品,如今,娃哈哈在没有引导或者说引导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向穿靠拢、推出童装,就容易给以前掏钱购买娃哈哈产品的消费者很突兀,甚至是怪异的感觉。消费心理一旦不适应,自然就会影响消费者对娃哈哈童装的接受能力,并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可又该如何进行与品牌延伸相匹配的品牌认知过渡呢?这又牵涉到下面这个问题。
2、没有对品牌形象进行承上启下的动态再整合
正如前述,娃哈哈最重要的品牌认知部分是有关儿童的食喝的,再往下想呢,是一些有关健康、营养、快乐成长的东西。如果再深入的话,作为娃哈哈品牌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之类的广告语就能在我们耳边响个不停了。
如果顺着这条思路,继续想下去,由“食喝”到穿的娃哈哈,一定能够从中找到,改变其童装消费不适感觉的重要工具。那就是“妈妈我要娃哈哈”中寓意丰富的“妈妈我要”四个字。
试想一下,孩子们能够从“妈妈我要”中得到什么?营养液、果奶、AD钙奶……还有娃哈哈童装!这不但能够尽量规避娃哈哈由童装带来的品牌凝聚力稀释问题,而且,“妈妈我(还)要娃哈哈童装”,伴随其童装上市大江南北的传唱,娃哈哈品牌认知的延伸和其形象的再整合问题,可能也就比较好处理了。
话又说回来,娃哈哈完全能将“妈妈我要”注册成副品牌(甚至是概括娃哈哈今后儿童产品的统领品牌),并作为娃哈哈童装连锁加盟店的统一名称。可惜的是,纵观娃哈哈童装的电视广告等各种营销推广措施,这含金量颇大的四个字都被娃哈哈忽视了。当然,这可能牵涉到娃哈哈需要对0-14岁的童装市场进行再细分,因为这四个字可能会在年纪稍大的孩子中产生逆反心理。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困扰娃哈哈童装的还有后面这两个品牌问题:随着娃哈哈非常可乐、纯净水、茶饮料等产品的推出及其营销推广行为的实施,娃哈哈的品牌成人化倾向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还有就是童装与娃哈哈以前产品的价格化落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