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研究 >> 品牌杂论

凯雷案新解:要命的其实是品牌


[  《牛津管理评论》    更新时间:2006/10/18  ]    ★★★

    目前中国品牌被收购的集中行业

    一是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从 2003 年开始,金属冶炼、化工、机械设备等重化工业成为主要的高增长领域,由此带来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缺口迅速加大,国内相关领域的投资活动重新进入活跃期。跨国公司对电力领域的并购也随之展开。2004年,加拿大汉埔收购东方热电股份,香港明州并购宁波科丰燃机热电等。

    二是基础材料工业领域的并购。2003~2004年期间,钢铁、化工原料等材料工业生产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迅速扩大的局面,造成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投资者看好其中的巨大利润空间和市场潜力。为了尽快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回避新建投资可能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制约的不利影响,跨国公司主要采取了对现有企业进行并购的投资方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米塔尔钢铁以3.17 亿美元收购华菱管线股权,还有美国 UNIFI INC 重组广东开平涤纶公司。

    三是具有巨大市场规模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2004~2005年期间,仅啤酒行业,就经历了世界最大啤酒企业AB收购哈尔滨啤酒、苏格兰纽卡斯收购重庆啤酒、荷兰喜力参股粤海啤酒等大型并购案例。

    有数据显示,欧美国家近年啤酒消费市场正在逐步萎缩,但是中国市场却正在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成长。于是,国际啤酒巨头纷纷看中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啤酒市场。英博自然不能例外。有消息称,英博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下降了5.4%,因此中国市场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四是新技术服务和正在逐步兑现“入世”承诺走向开放的商业、金融服务业领域。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交易额上看,外资在服务领域的并购,都超过同期在制造业领域的并购。

    如果凯雷对徐工成功收购,在中国就开了一个先例——既然行业的领导品牌都可以被卖掉,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出售的?做个比恰当的比喻,凯雷似乎是中国企业网站的黑客,能够通过技术和知识的领先,黑你一个,还有什么不能一直黑到底的?

    因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业界,应该建立自身抵御低价、恶意收购的防火墙,有了自己的品牌安全体系,才能有自己战略和经济的安全性!

    知识不对称,外资并购给中国品牌的启示

    由于缺乏品牌的科学认识,中国企业家往往更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但是对于象美国这样,对品牌有着上百年管理历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品牌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因此,在国际最有权威的品牌评估机构Interbrand推出的2005年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强品牌排行榜上,占世界经济总量仅有22%的美国,却占到了68席百强名额!正因为美国超前的、系统的品牌管理思想才造就了没有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迪斯尼、微软等这样的世界排名前几位的顶尖品牌!

    由于国内的品牌理论和品牌实践仅仅只有10多年的历史,因此,中国企业界普遍缺少的就是品牌战略的导入和实施!但是,如果一旦品牌归到别人手里,企业的命运也不可避免的被控制在对方手里了!外资品牌对于中国原有品牌的策略一般是前2-3年让其自由发展,后面的几年开始慢慢减少投入,收回当初的投资,不再进行品牌维护,最后直至品牌死掉。因此,中国很多人往往对通过“美元来打造品牌”显得过于乐观和无知!收购只是跨国公司控制中国积极得第一步!而且中国得整体品牌价格比较低廉,象中国得廉价劳动力一样,但是经过他们得包装就完全不同了!这也是中国制造经过包装成为美国制造的差别!

    外资收购中国品牌,给中国企业界的启发应该是利用知识不对称,到国际上去收购相对中国比较落后的地区或者国家的企业或品牌,从而实现自己的裂变式发展!中国的强大指日可待!

    在发达国家,都会对品牌收购做出一定的限制或者审批程序,从而阻止一些恶意或者危及国家安全的收购!


    事件回顾:

  徐工机械国有股权转让比例由原来的85%调整为50%,凯雷徐工将拥有其50%股权
  
  备受业界关注的凯雷并购徐工事件近日出现了新的进展。徐工科技(000425)今天发布公告称,2006年10月16日徐工集团与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徐工机械签署修订协议,徐工集团下属徐工机械国有股权的转让比例由原来85%调整为50%,凯雷徐工将拥有徐工机械50%的股权,徐工集团仍持有徐工机械50%的股权,同时徐工机械变身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凯雷并购徐工案暂告一段落,不过却并未结束,被外界猜测为“已遭否决”的徐工并购案仍处在实质性的推进之中。
  
    “这是徐工努力的一个结果,也是一个新的方案,但仍不是最终的结果,仍要等待最后的审批。”曾表示不再对徐工并购案发表看法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对于凯雷可能降低徐工机械收购比例的传闻,向曾认为,这种改变在情理之中,修改方案的目的还是想获得审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命名学研究之——中国轿车市场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啤酒行业的品牌真相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