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的企业家畅论掘金
几乎所有创业成功、挖到“第一桶金”的企业都会面临“第二桶金”甚至“第n桶金”的诱惑与压力。但事实上,真能挖到“第二桶金”进而第二次创业成功的企业却非常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才能挖到“第二桶金”?多元化是否是挖到“第二桶金”的有效选择?这一过程的本质,是外部经营问题,还是内部管理问题?
在8月11日由《中外管理》与理实国际咨询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最佳管理实践”论坛上,多位有过多次成功挖金经验的企业家与有关专家对“第二桶金”话题发表了自己的高见和忠告。
“第几桶金”最可贵?
杨 光(《中外管理》杂志执行主编):很多企业在创业成功之后,最近都普遍存在一个阶段性的瓶颈——随着社会发展,曾经赖以获得成功的机遇不存在了,或说“第一桶金”开始面临枯竭,于是急急忙忙开始寻找“第二桶金”。但今天的产业环境已经不是“遍地黄金”,“第二桶金”在哪儿?很多企业家们很困惑……
郭凡生(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CEO):从经济学发展角度来衡量,绝大部分企业活在这个世上的使命,就是挖“第一桶金”!他们虽然只存在了一个周期,但是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我觉得能挖到“第二桶金”是偶然的,挖不到才是必然的。但在中国目前,似乎挖不了“第二桶金”就丢人,就是失败,其实是不对的!试想,如果全世界的公司都最后做成微软那样,那我们的产业环境会变成什么样?所以,我认为UT斯达康和盛大已经很成功!即便这些公司以后没了,也起到了作用。
我认为企业家也分为几种:一种是只能做小企业、小买卖,一种是只能做大买卖、是大企业家。第一种就做不了大企业,而后一种也做不了小企业。难道只有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人才成功吗?不对!很多企业虽然做不到大而久,但可以做得小而美。
说到“第二桶金”,对于慧聪来说,创业15年来从开始纸面资讯到现在的B2B网站,是已经挖过三桶“金”了。而这些能不断挖金成功企业的背后暗含的遗传基因链是什么?确实是需要研究的。
杨晓南(沃尔沃卡车大中国区副总裁):企业本身应该脱离企业家而独立存在。企业家可能有一代人的追求,但作为企业,我认为就应该追求做成百年老店。
“第二桶金”有路可循吗?
王 颖(理实国际咨询集团中国区董事长):笼统地说,企业发展永远都是要靠抓机会。但是企业不完全以机会为导向,还是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孙寅贵(百龙集团总裁):今年也是我的企业成立15周年。当年公司成立的第二天我就问我的团队:我们究竟想把企业办多久?我想,如果这个企业要干10年以上,就应该有一个能够传承的东西。经过这15年我发现,我的企业可以传承的,就是“挖下一桶金”的经验。
我的“第一桶金”是卖专利,“第二桶金”是做塑钢门窗;“第三桶金”是做加湿器;“第四桶金”是房地产;其后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矿泉壶......我现在是做旅游,都数不清是第几桶金了。
任何企业要有发展,都不要在一个锅里吃得干干净净。但是一个老板最大的能力,并不是如何寻找新的机会,而是如何抵御新的诱惑。
如果要说到如何发现产业黄金,我最朴素的诀窍就是:发达国家的昨天是我们的今天,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我们企业只要看看发达国家今天是什么样,看看他们怎么做就好了。因为别人的实践,都属于已经被时间证明、验证过了,风险最小。
如果说如何挖“第二桶金”,我总结有两样东西最重要:第一,有一部分流动资金。第二,有特别优秀的人。对于第二点,我非常重视内部培训,我长期在我的企业里给员工上课。
杨洪青(北京干锅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企业“挖金”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进而我们还要思考:在挖金过程中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管理能力?虽然我们做的是非常传统的餐饮行业,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即便在红海当中,如果能在内部管理上改进一点点,都可能为企业的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杨晓南:我认为对于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来说,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比如:著名的安索夫“产品-市场拓展矩阵”,就是关于新旧产品与新旧市场如何进行组合进而拓展和衡量企业发展空间的有效工具。我想很多挖金的方法是可以按照既定的路数套进去的,比如:孙总企业的经历,就是基于“核心能力”往外扩张的多元发展,而不限制在一个产品和市场。如果企业遵循这些已经被验证的模型,而不总是靠拍脑袋决策,或许是更好的一种选择。
王 戈 (北京东方集成科技有限公司CEO):如今我们都强调向外企学习,但是在中国简单复制外企的模型,我认为是很难的,因为彼此的社会制度、体系和游戏规则都不一样。
我认为:现阶段中国企业还是要勇于探索第二、第三桶金。对此我有以下观点:第一,很多的机会是需要勇于探索才能把握的。第二,即使你放过机会,在事实上也不一定就能躲得过风险。第三,多元化的关键,是进行各种企业资源的合理匹配。第四,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社长/总编):企业走到一定规模后,就必然会遇到瓶颈。而多元化是解决办法之一。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企业很多机会,如果视而不见当然太可惜了。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在多元化道路上目前还很成功。
另外,企业一定要实业化,要有一个产业链条。产业链条成熟了,企业就稳定了。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好,主要是风险多大的问题。如果在风险控制上下够工夫,任何问题都是能解决的。
“第二桶金”要注意什么?
杨沛霆:不管是第几桶金,一定要重视专业化管理。没有专业化管理,一切都会失败。
郭凡生:“第二桶金”一定难于“第一桶金”,企业要做好各种准备。
孙寅贵:已经挖到“第一桶金”的伙计们,不要只想那些“金桶”,而一定要想办法学会发现一个能持续“挖金”的“隧道”。
杨晓南:利润的来源有两点:资本和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能够控制最大的资本,运用最好的人力,然后将人和资本很好地结合起来获取回报。
杨洪青:企业在挖“第一桶金”的过程中,就要非常清楚: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是什么?这是为“第二桶金”甚至“第n桶金”做好准备。
王 颖:要想持续挖金,先要练就基本功。
王 戈:还是要走“相关多元化”道路。
(本文内容未经发言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