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人士说,他一做就做了十多年,见证了格兰仕从无名企业到中国知名企业、世界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目前,格兰仕已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年轻人都已能支撑起局面”。
提起俞尧昌的离开,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说,“私人原因,我不愿提。他在市场上风风火火十多年,这也只是人生价值的一部分,他还需要解决家庭问题。”
俞尧昌曾多次表达过对梁氏父子的感激之情。“在格兰仕,老总的朴素和信任,使我重新找到了自我及价值的体现。”“性格好斗的我,在国内微波炉市场充分发挥了个性。”
俞尧昌说:“从被洋品牌垄断中国市场,到格兰仕夺回市场,再到目前打到世界上去与跨国公司竞争,这个过程使我更成熟,也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做些什么。”俞尧昌说。
进入“组织竞争”时代
格兰仕给了俞尧昌一个舞台,俞尧昌则让这个舞台更加耀眼。
在今年3月28日的格兰仕微波炉中国市场年会上,面对上千个全国经销商,“小梁总”(格兰仕执行总裁梁昭贤)特别对“俞老师”多年来为格兰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那已有特别的含义。
当天,记者曾与俞尧昌有一番深谈。他坦言,靠“一招半招打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到系统竞争尤其是“组织竞争”的时代。
这一两年,“喝过洋墨水”的国际化人才纷纷加盟格兰仕:曾在三星任职的韩国人出任格兰仕CTO(首席技术官);原家乐福中国采购总监韩伟出任格兰仕微波炉、小家电营销总经理;有麦德龙从业背景的陆骥烈任微波炉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跨国公司大量依赖系统、标准、制度、流程运作,而这是格兰仕最缺的。现在,格兰仕已经是拥有几万名员工的企业,我们对外是集团,对内仍然是工厂。”俞尧昌说,“我们要寻求组织竞争力。”
今年元旦,格兰仕下属的微波炉销售公司、生活电器销售公司、空调销售公司等14个子公司正式开始运作,公司实现从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转变。
“格兰仕要培养出‘一群老板’。”俞尧昌说,格兰仕要从一个人挑担,变成几十人、几百人挑担。格兰仕在创业期,更重感情。但是,面对今天几万员工的企业,没有制度,完全不行。“民营企业也要改革。让职业经理人的收益,真正与绩效挂钩,将公司变成‘小狗经济’的集成。”
俞尧昌透露,14个子公司中,有的经理人有股份,有的没有股份。“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但是,股份很关键。这样,大家才有原动力。”
他还直言,家电业竞争激烈要求格兰仕的管理团队年轻化。未来格兰仕决策层的年龄将是四五十岁,管理层年龄将是三四十岁,执行层的年龄将是二三十岁。
如果说,价格战时代需要“集权”,那么,“差异化”竞争的时代更需要放权让利以及集体的智慧。今年,俞尧昌刚好五十岁。尽管已经淡出格兰仕的江湖,但他仍然关注着格兰仕。
俞尧昌档案
●1956年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东阳
●1975年~1979年,毕业于上海林荫中学,赴安徽省歙县上海练江牧场基建队插队
●1987年~1989年,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士
●1990年~1993年,上海农工商实业总公司企划部副经理,上海农工商实业总公司策划公司总经理
●1993年~1995年,上海心族信息产业总公司总经理
●1995年5月,加盟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任职副总经理、副总裁,负责企业战略、策划
●2006年4月,开始休长假
俞尧昌淡出的前后,格兰仕正在谋求商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做什么都要紧跟社会商业环境的变化。”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23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中国家电业已从幼稚走向成熟,消费者购买电器,已从“从无到有”进入“从有到更新换代”的阶段。人们期望能买到好的而不只是单纯便宜的东西。
今天,格兰仕仍然坚持规模,正如“老梁总”所说,“没有规模就没有实力、没有品牌基础”。但是,格兰仕在微波炉产品上,以“成本领先”的战略模式,在它的第二个支柱产业空调上却难以复制。
人们用“寒冬”来形容刚刚落幕的2006冷冻年,空调业的内销首次出现整体下滑。随着铜价飞升及一线品牌规模采购上的优势,其与二、三线品牌的价差正在逐步缩小。
作为空调业的追随品牌,格兰仕执行总裁梁昭贤以蝴蝶、凤凰两种动物来比喻格兰仕空调的嬗变。
为此,2007冷冻年,除了力推差异化产品之外,格兰仕还将采取全新的营销模式,核心是销售平台前移以及与经销商利益捆绑。
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曙明透露,格兰仕空调将在14个省,与经销商成立合资或独资的销售公司,权力下放,“总部只起服务功能”;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和西部的县,整合空调、微波炉、生活电器三大产品资源,建立1000个专卖店。
格兰仕新闻发言人赵为民认为,未来三种业态将是主流:一是连锁卖场;二是品牌专营店;三是专业制造商。宏碁“一分为三”就是很好的启示——纬创专注制造;宏碁侧重国际化业务;明基发展数码类产品。不排除格兰仕日后也会进行“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