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
赫德上任100天后,对惠普施行了第一个大手术:一个跨业务部门的销售平台重新分拆到各业务部门去,同时将PC部门再次列为单独的事业部,并在全公司裁员10%。惠普将因此每年节省19亿美元成本,赫德对外宣称。
这次的重组方案,从表面上看是对前任CEO卡莉·费奥瑞纳过去两次大决策的逆转,事实上,不过是在纠偏。
三年前,费奥瑞纳主持设立了一个跨产品部门的销售服务平台,去年初又将PC部门合并入打印机部门。
当时费奥瑞纳的目的是“先做大,再做强”,惠普中国公司总裁孙振耀一年前在接受我的访问时说道。当时,费奥瑞纳的想法是先把摊子铺大,尽量增加覆盖面。
这个决定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但是同时,这也造成了成本高昂和执行不力。这两点,正是惠普董事会最不满意费奥瑞纳的地方。
三年前成立的一个统一面对大企业和政府的部门,作为高端服务器、打印机和个人电脑三大产品集团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端。此举措旨在让客户只需要面对一个销售者,就可以有机会尽可能多地买下惠普的各种产品。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把简单的留给客户,把复杂的留给惠普。”孙振耀说。
费奥瑞纳此举的确实现了营收大幅提升的效果,她在任期间的五年内,惠普年平均增长75亿美元,而她的前两任CEO在位时的这个数字分别是10.4亿美元和37亿美元。
客户的确省事了,销售额也提上去了,但是惠普内部的沟通成本却变得异常之高。事实上,这个统一的销售部门并没有完全的拍板权,销售员仍然需要回到公司去逐个协调一笔单子所涉及到的全部产品部门。
这个叫做企业客户与公共事业集团的销售部门并没有统括到公司全部产品的销售。打印机部门仍然负责自己大部分打印机的销售,个人电脑部门也只是把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销售交了出去。据惠普统计,在这个协调过程中,一个决策的平均参与人为2.2人。
而在赫德的新方案下,主要销售高端企业级产品的客户解决方案集团,便重新缩回了提供这类产品的技术服务集团。此后,面对大客户的协调人,不再将大量时间花在处理复杂的内部流程上。在新结构下,一个决策的平均参与人数降到了1.1人。
与此同时,在费奥瑞纳的结构下,打印机和个人电脑产品原先的规模并没有缩小,新增加的企业客户与公共事业集团除了在销售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人马外,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部,又多了自己的人力资源、财务、法务、行政等部门。于是,这一次近1.5万的人员削减,“重点在非销售部门”,惠普在对外正式发布的新闻稿中说。根据孙振耀的解释,赫德主要是向几大集团的人力、财务、法务、行政等部门开刀,各集团的这些部门在这次改革后将会统一起来。
一个半月以前,赫德对惠普的架构再施改革。他将供应链管理、采购、后勤、物流、订单管理以及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在内的全公司共享的相关市场职责,分别分配到了三大业务集团中去。例如,负责个人电脑业务的PSG集团将负责集中直接采购,并履行公司内部所需各类商品的采购职能;同样,分管打印机业务的IPG集团将负责全球物流配送,并履行全公司的物流采购、货运成本管理和海关事务管理等职能。这样的创新做法,进一步简化了惠普的公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