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应是高科技企业之天下。
中国传统医药认为:药食同源。现代保健食品亦即过去俗称的补品。一旦药健字完全退出市场,保健食品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分析发现,现代保健食品大多仍然停留在新汤溶老药的发展阶段。
所谓老药:是指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多数是以传统的鱼脂肪中药材等原料,简单加工和稍加提练而成。
所谓新汤:由于产品来源容易、成本低廉、消费者熟悉、难卖好价钱,于是便利用现代的所谓超微粉碎,纳米技术等工艺做文章,以此来增加产品附加值,来制造较高的零售价。
由于保健食品非生活必需品,不打广告不卖货,进入行业的多数企业只是想着少投入,跟风赚一点,当然也就不大可能有什么真正的高科技。在药健字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必然会有新的发展。独领风骚的是那些科技含量高。产品来源独特,同时生产工艺真了领先的科技企业。
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天然、安全和有效的保健食品。
三、消费者市场分析
在2000年5月,美国夸克市场研究公司对全国较发达的沿海地区17个大、中、小三类城市的保健食品市场进行了一次基础调查。超过12000个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北京、济南为代表的北方市场和以广州、福州为代表的南方市场都是保健食品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平均有70 %的消费者在过去一年内购买过保健食品。就人均年消费金额来说,北京的消费金额最高接近700元/年,福州、广州的人均消费额在500无/年左右。且这两大市场的市场总额都较大,尤其是北京市场的总额更是超过10亿元。由此可见北方的北京、济南、南方的广州、福州都是南北典型的保健品测试市场。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研究中发现:由于南北方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消费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南北方保健食品市场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参异:
1、南北保健食品市场的种类需求明显不一
调查结果显示:南方消费者较为重视个人形象问题,对于治疗青春痘、暗疮、色斑等具有美容功能的保健品及补血类保健品的需求较大;而北方消费者则对补脑、补钙类保健品及调节血压、血脂类保健品需求较大。对于调节肠胃类保健品方面,南方以治疗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的产品为主,北方则以治疗便秘的产品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与两地的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有关。南方由于接近赤道,日照时间长,回此皮肤容易产生暗疮、色斑等问题;且南方大气潮湿闷热,易使人食欲不振,加上饮食清淡且以精细粮食为主,造成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较易患有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对于去痘、去斑等美容美颜类保健品、补血类保健品及调理肠胃类保健品的需求较大。而北方大气干燥。温差变化大,饮食方面喜欢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食物,较易患有便秘、高血压、高血脂类疾病,因此治疗便秘、调节血压血脂类保健品在该地区的需求较大。
2、南北保健食品市场的消费者各异
(1)消费年龄两级化差别明显。通过调查发现:40-59岁的消费者是北方保健品的主要消费人群。而南方保健品的主要消费群,则以18-29岁的青年人为主。产生南北方消费两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知不同及两地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北方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是以治疗和增强体质为主的产品,认为年轻人身体好,精力旺盛,不需要服用保健品;而年纪较大的人,身体各项机能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服用这类产品进行治疗,同时提高抵抗能力,增强体质,加上北方消费者性格豪爽,喜欢效力强、见效快的产品。回此,北方消费者喜欢服用各类功效较强的产品,如鹿茸、人参、虎骨等产品。而南方消费者认为,保健品主要起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由于向来就有日常进补的习惯,因此喜欢在日常饮食中加以进补,特别是中老年人认为保健品不是真材实料的产品,对产品持怀疑态度。青年人由于工作繁忙,对日常饮食无暇顾及,因此只有通过服用保健品来达到保健的目的、且南方消费者认为保健应是慢慢巩固和加强身体的抵抗能力,认为"急、快"的进补反而会对身体有害,故南方市场以一些效力温和的产品,如洋参、乌鸡、珍珠等产品为主。
(2)南、北方消费者对各类保健品的消费年龄差异大。从消费者购买较多的养颜类、调理肠胃类、补钙类和补血类四类保健品的购买年龄分布来看,南北各类保健品的消费群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补钙类保健品市场的南北差异最为明显:南方市场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为不到30岁的青年消费者,而北方市场则以40-59岁的中年消费者为主。
从实务营销的角度来看。夸克认为营销的核心是产品概念。产品概念来源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态度,因此对消费者的了解是制定有效营销策略的基础。
针对"亚健康"人士所打选的"通力宝"胶囊,如占领南北市场,应充分考虑市北市场的这种差异。
(3)上海市场消费分析,上海保健食品的消费比例较高,均达到半数以上,"没购买也没服用"的比例均不到三成,可见保健食品消费已趋向大众化,保健意识也有明显提高,市场存在着巨大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地区,2001年仅35岁至55岁女性的补钙产品消费量,就有近3亿元,加上其它保健食品,2001年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达7亿元左右。
从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上海地区的消费者年收入18000元以下的都服用过保健食品;家庭年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的,保健食品消费比例高达79%。
从消费动机来分析,保健食品:一是自我服用,二是馈赠亲友,表达或传递感情。
从消费心理分析,关心功效、价格的为最多,按说明书要求服用的人群达到81%,由此表明,产品所描述的功效是否确实,价格是否合理,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一类人群比例高达68%。
从购买习惯分析,上海地区购买主要地点,集中在超市、自选商场和药店,这些地方也是保健食品比较集中的地点。
从促销方法分析,"专家咨询"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有最强的刺激。
纵观中国保健食品企业,以生物产业的资源型企业最为专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