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专为看球购置的3D电视机前,巴先生拉开了一罐啤酒的拉环。茶几上堆放着下班后从便利店采购的零碎吃食。当屏幕上球员射门得分,他或雀跃叫好或捶胸顿足,意犹未尽时还会点上一支烟。
一罐啤酒、几支烟、一些零食、几条微博……巴先生的欧锦赛“夜间档”消费累计为20元左右。记者调查发现,有些球迷为每场比赛买单的消费金额甚至高达近千元。按照统计,整个欧锦赛期间,中国将有超过15亿人次观看赛事。即使以最低20元为消费基准算,这部分消费体量也超过300亿元。
不过,在“热”了国内消费的同时,中国企业却集体“冷”对赞助权,今年欧锦赛的赞助商中难觅“中国”身影。
热
看一个月球要花多少钱?“夜宵费”至少500元
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地上也无白看的球赛。尽管是通过网络转播、电视直播免费收看球赛,绝大多数球迷却在不知不觉中为比赛掏腰包。
在豫皖交界的小县城鹿邑,县立医院检验科的宋医生也是资深球迷。从全国消费水平看,鹿邑并非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但记者查看宋医生的“消费清单”发现,号称“看一场球不花什么钱”的他其实也有一笔支出。“看球一般要抽售价10元的帝豪烟,平时晚上抽一根,看球不知不觉就能抽掉一包。”宋医生告诉记者,几乎不喝啤酒的他,球赛期间也特地买了一箱24罐装的啤酒,“另外就是稍许准备点花生、薯片之类的零食。”以此计算,近一个月的球赛看下来,宋医生这部分消费不会少于500元,约占他月薪的15%。
由于时差关系,每天零时过后才开始的比赛让“夜宵”成了球迷的最主要开支。和宋医生相比,作为一家外贸家具企业副总经理的宇文先生代表了球迷中偏高的消费水平。“我们是三四个朋友相约去酒吧看球,威兰啤酒一桶大概400元—500元,爆米花、花生米、牛肉干、鸡中翅、水果盘等小吃大概700元—800元,一晚上下来平均每个人400元左右。”
相比最低消费1000元—2000元的酒吧包厢,宇文先生偏爱气氛热烈的大厅投影仪。“小吧桌能坐三五个人,最低消费是700元—1000元。”他告诉记者,为了增加观赛愉悦感,进入白热化的淘汰赛后,他还会选择去更高档的会所看球。“比如说温泉会所,按摩、泡温泉、健身、上网,躺在沙发上看球,以前看欧锦赛,我们几个人一天下来的花费最多用掉4000多元。”
还在理工大学自动化系读书的球迷小葛也喜欢众人看球的快感,今年拿了一笔家教费的他一改过去“守食堂”的做法,约上几个好友去KTV看球。“KTV比酒吧消费低,相对也安静点,一般一个球迷套餐也就千把元,包括啤酒、水果盘、鱼片这些小食,包厢可以塞下十几个人,平均下来每人只要100元。”